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時加國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5%8a%a0%e5%9c%8b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時新聞 - 3個月以內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796
最大页数: 280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6012, 7316013, 7315836, 7315730, 7315890, 7315853, 7315844, 7315828, 7315829, 7315811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9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9

【投資專欄-跟楓走027】稀土地緣政治問題升級 相關材料板塊高度關注

【投資專欄-跟楓走027】中國近期大幅升級了稀土及相關技術的出口管制措施,這不僅覆蓋了稀土原材料,還擴及了採礦、冶煉分離、磁材製造和稀土二次資源回收等技術與設備,政策於2025年10月9日公告,並將於12月1日正式生效。

最新管制政策所有含中國原產稀土成分的產品,以及使用中國稀土技術製造的相關物項,出口時必須取得中國商務部的專屬出口許可證。

關於用於人工智慧、國防、半導體(如14奈米及以下邏輯晶片、256層及以上存儲晶片)研發和生產的稀土及相關設備、技術,將逐案審批,限制出口。

中國重點管控稀土相關技術及生產線,包括裝配、維護、升級等流程,未經許可不得對外提供。此次升級管制導致中國主要稀土企業紛紛宣布在2025年第四季度大幅調高稀土精礦價格,漲幅高達37%,為近兩年最大。

根據行業數據,中國自2000年代起持續實行稀土出口配額和管制,近年出口量整體呈現趨緊走勢。現行政策將覆蓋除5種以外的所有重稀土金屬,管控品類顯著擴大。

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公開揚言將於2025年11月1日起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並限制所有關鍵軟件出口,以回應中國稀土管制舉措。德國亦都等歐盟國家警告中國過度限制稀土及其戰略金屬出口,可能引發全球供應鏈震蕩。

稀土出口管制被視為中國鞏固其在全球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主導權的重要政策手段。主要因為行業特點與影響中國是唯一具備完整稀土產業鏈的國家,涵蓋採礦、提煉、製造到出口,全球下游高科技產業(如電動車、半導體、國防等)高度依賴中國稀土供應。美國、歐盟及澳洲等近年積極發展本地產能,但難以短期撼動中國主導地位。

因此,美國已積極啟動「稀土自主供應鏈」戰略。美國能源部(DOE)與國防部(DOD)皆設立資金支持稀土開採與分離,例如MP Materials 獲得美國政府與 Apple、GM、Defense Logistics Agency 的投資或合約。Energy Fuels (UUUU) 獲得能源部補助,用於稀土副產物精煉。

「IRA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及「國防生產法(DPA)」也涵蓋稀土作為戰略資源。稀土國產化是AI與新能源的基礎,稀土主要用於AI伺服器的高效電機與散熱模組(例如永磁馬達、冷卻泵)。電動車馬達(釹鐵硼磁材)。軍事裝備與航太電子系統。因此,市場預期美國會大力推動「在地化」供應鏈。相關板塊的股份股價,相信仍會有炒作空間。例如MP Materials(MP) 和 USA Rare Earth(USAR) 都被視為美國「稀土自主供應鏈」的核心角色之一。

MP 主攻「磁性稀土(輕稀土)」,屬電機馬達核心材料。USAR 著重「重稀土與電池金屬」,偏向電池與高端電子應用。MP 可透過市場融資與政府合約擴產。USAR 更依賴風險投資與長期技術開發。

MP Materials 等於成熟的「美國稀土龍頭」,屬政策+實業雙重受惠者。USA Rare Earth 就是具潛力的「新興多金屬開發者」,屬概念+技術題材為主,都是借消息有資金追捧。

 

(編按:本文觀點不代表加拿大星島立場,投資市場有賺有蝕,文章僅供讀者參考。)


作者:Ricky Lau ,人稱「莊主」。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家族辦公室顧問、股評人、財經書籍《最佳位置》及《AI選美》作者。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中行第三季多賺5% 淨息差收窄至1.26%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0.5厘 每百港元兌日圓5.07算 倘經濟和物價符預測再加息

留意習特會後 市場或借好消息出貨|古天后

滙豐中銀渣打下調最優惠利率0.125厘 金管局余偉文稱美減息步伐仍存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