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4%港人患便秘 专家揭1类人用力排便易中风 必学通便6招

根据卫生防护中心数据,香港人整体便秘患病率达14.3%,而长者便秘尤为普遍。便秘通常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过硬或过小,或排便过程异常困难,不仅带来不适,还可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随着年龄增长,长者会因生理变化及生活模式等情况,容易受到便秘困扰。这不仅影响长者们日常生活舒适度,更可能对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将与大家探讨便秘成因,并提供实用的预防与改善建议。
逾14%港人患便秘 留神7大高危因素
便秘大多数是由于结肠肌肉收缩功能弱化,粪便在结肠内停留过久,当中的水分被结肠过量吸走而变得干硬,难以排出,从而导致便秘。 以下是常见的高危因素:
- 肠脏蠕动较慢,较易有便秘。
- 运动不足或长期卧床。
- 饮水不足。
- 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
- 受药物影响,如吗啡类止痛药、钙片、抗抑郁药等。
- 疾病因素,如糖尿病及甲状腺素过低。
- 心理因素或日常生活模式的改变,例如压力和外出旅游。
便秘有何常见症状?1类人用力排便易中风
便秘虽非重大疾病,但其引发的不适及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长者健康。常见症状包括:
- 恶心
- 呕吐
- 食欲不振
- 腹胀及腹痛等
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
- 痔疮出血
- 肛裂
- 甚至肠道炎症或感染
对于高血压患者,排便时过分用力可能导致血压急升,增加昏厥及中风的风险。此外,长期便秘可能引致情绪困扰,甚至诱发或加重抑郁症,对长者身心健康构成双重威胁。
如何改善便秘?按摩1部位也有效
1. 建立定时排便习惯
切勿忽视便意,建议每天在固定时间尝试排便,例如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以刺激肠道蠕动,或在早餐后上厕所。长者在需使用便盆或便椅时,也应确保设备安全,并有足够的私隐空间,避免如厕时受干扰。此外,如厕时可使用脚踏,模拟自然蹲姿以助排便。
2. 增加膳食纤维摄取
成人及青少年每日建议摄取不少于25克膳食纤维。纤维分为水溶性(如麦皮、苹果、梨)和非水溶性(如全谷物及蔬菜),水溶性纤维可软化粪便,非水溶性纤维则促进肠道蠕动并帮助粪便成形。此外,适量摄取健康油脂(如橄榄油或坚果)可润滑肠道,促进排便。
3. 饮用充足的水
每天摄取6至8杯流质(如开水、清汤),有助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温水或淡茶是不错的选择。
4. 适量运动
每日进行适量运动,如30分钟散步、轻度伸展或椅上运动,可有效刺激肠道功能,促进排便。
5. 保持心情轻松及作息规律
压力与不规律的生活可能引致便秘。保持心情轻松、定时作息有助改善肠道健康。
6. 腹部按摩
排便前,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约15分钟,可刺激肠道蠕动,帮助粪便向直肠及肛门推进。
笔者亦想强调,虽然便秘多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但找出便秘原因相当关键,既可针对原因而作出相应治疗,更可尽早发现相关严重疾病,以免延误病情。某些症状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警号,例如大便习惯突然改变,粪便中带有血液或黏液,这些也是患上肠癌的征兆;肠阻塞也有机会引致便秘,若是如此,便应尽早求医,接受治疗。
撰文: 香港都会大学 护理及健康学院讲师 蔡嘉敏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