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廖長仁-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5%bb%96%e9%95%b7%e4%bb%8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26
最大页数: 1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86598, 7278193, 7271577, 7263906, 7257369, 7250012, 7243465, 7236891, 7229879, 7223214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29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7-28

【評論】加墨亦友亦對手 確認「三邊共識」更利談判

[世道仁心]我國外長和財長上周前往墨西哥。按他們的說法,是要「啟動」與墨雙邊經濟關係。

財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說此行「非常成功」,「討論的深度和層次非凡」。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 (Claudia Sheinbaum)也說與加拿大的會談「非常好」。雙邊協議呢?「沒必要。」

客客氣氣沒有驚喜

這種客客氣氣、沒有驚喜的氣氛,很能反映兩國的關係。雖同屬全球其中一個最大的自貿區,但彼此的貿易關係卻不見得特別深刻,因為兩者既是伙伴,又同時是競爭對手。

在《加美墨協定》(CUSMA)框架下的北美自貿區,美國的企位最清晰 — 最大消費市場,加墨雖是經濟同盟,卻又各有盤算,要爭取美國市場。

同爭一塊肥肉

這個情況,看一看貿易數字就可以明白。2024年,加拿大出口美國商品,佔總額75.9%;出口墨西哥比例僅1.1%。墨西哥出口美國商品,佔總額82.7% ;出口加拿大,只有3.1% 。入口方面,加墨彼此的進口額,都約為2%。

很明顯,加墨彼此都不是對方的重要貿易伙伴。更棘手的是,雙方存在競爭關係,特別在汽車製造業方面。

汽車製造業競爭激烈

汽車是我國最大製造業之一,對經濟發展舉足輕重,也是目前與美國關稅博弈中一大焦點。

在20世紀大部份時間,我國都是美國汽車製造業最大伙伴。1965年簽訂《加美汽車製造協定》(Canada–United States Automotive Products Agreement,又稱Auto Pact),消除相關關稅,更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協定大大促進我國汽車零件生產,以支援日益增長的汽車產量,提高汽車中加國製造零件的比例。我國在1965年與美國的汽車貿易逆差為7.85億美元,到1971年已轉為順差。同期,我國對北美汽車市場的掌控,從7.1%升至11.2%。

到1994年,加美墨三國簽署的《北美自貿協議》(NAFTA)生效,形勢就有所轉變。先是人工優勢,再加上技術逐漸改良,墨國輕型車生產量,從1990年的82.1萬輛增至2016年近350萬輛,年均增幅達13%。到2010年,墨國佔北美汽車生產份額,更逐漸超越加拿大。

去年,墨西哥以499.8億美元出口額,成為美國最大汽車進口伙伴,佔總額22.8%;加拿大只有12.9%。

加墨關係暫難見突破

汽車業對兩國的製造業都相當重要。汽車業佔我國製造業GDP總量10%;佔墨國18%。

在現時的關稅博弈中,汽車生產明顯是特朗普的焦點。強調要把廠房搬回美國。如果美國車廠真的把部份生產線撤回,對外零部件需求勢將減少,加墨都必盡力爭奪餘下的市場份額,向美國爭取更有利的條件。

在彼此交集不多,卻同爭一塊肥肉的情況下,加墨經貿關係暫難有突破性發展。

 互相猜疑不利談判

美國現時向我國徵收35%關稅,但在
《加美墨協定》(CUSMA)這道防火牆的保護下,實質影響並不廣泛。

然而,協定將於明年舉進行檢討。在現時的形勢下,我方最需要的不是與墨「雙邊關係」,而是要跟墨西哥確認北美自貿「三邊關係」的共識。如果美國找到缺口,削弱三邊貿易框架,令加墨陷入互相猜疑的局面,形勢將變得更為嚴峻。

文:廖長仁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安省放寬「生產者責任制」 環團憂省民回收無門

特朗普對軍方發表談話 再度提及加拿大應成「第51州」

FIFA門票即將開賣 專家提醒民眾會有假門票流竄

【黎太中秋精選】Real Canadian Superstore本周必買推介(9月25日 - 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