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居民烦厌小费文化 未有服务提供却不忘索取高额贴士
【星岛综合报道】随着生活成本上涨,市民钱包勒紧,“贴士”(tips)反而水涨船高,安省居民对贴士文化正感厌倦。
有关贴士的话题向来引发加拿大人热议。人们在Reddit议论贴士要求越来越荒谬。
有人指,自己在花店买一束花也被要求给贴士。有人在网上买生日礼物,被要求提供贴士,最终他取消了订单。有人指曾在Uber Eats订餐,花费33元,而默认小费逾10元。
现时不少安省餐厅刷卡时会默认消费者至少付贴士18%、22%、或25%,此外还有一个选项是用户自选。但用户需留意,自选选项究竟是选现金,还是百分比。如不留意,很可能付费超过预期。
许多人批评,当前安省不仅酒吧和餐厅的贴士金额暴涨,而且快餐店、普通商店甚至线上零售商也在索取并提高贴士要求。
BlogTO一名作者指,自己请服务商更换汽车电池后,也被要求支付贴士。该项服务本身花费作者逾400元,服务人员只花15分钟就完成更换,然后他们建议作者给20%贴士。
贴士文化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盛行,在其他地方则很少见。
安省许多餐饮业工人此前工资较低,因而靠贴士帮补他们的生计。但情况自2022年起发生了变化。
自那时起,安省的标准最低工资开始同样适用于餐饮业工人。一些人指出,这其实令该行业工人不需要依靠贴士生存。消费者开始认为,自己不应该再承担餐饮员工获得更高工资的责任。如服务人员一开始就想着要拿贴士,他们可能会拣客,而非将贴士当成对服务的事后奖赏。
“贴士的意义在于帮补服务员的工资,同时表达对服务品质的赞赏或认可……不是吗?如果他们现在都规定最低工资了——这和澳洲/新西兰以及欧洲的政策一致,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给贴士。”
许多人自己也在努力维持生计,特别是如果他们从事一份不收贴士的工作,他们的收入可能比服务员还低。因此,有时贴士变成是打工者靠自己的微薄工资补贴那些收入更高的人。
“你工作,就会拿到工资。你没有做特别的事,甚至不一定做得好,其实你也会拿到工资。但为何无缘无故还要我给你加薪?”
事实上,在纳税季节,并非所有贴士都会被申报,这也是用户热议的一个痛点;正如一个人写道:
“我们不仅需要在工资之外支付贴士,而且还要为我们的 T4 收入纳税,而他们却带着现金偷偷溜走。”
不少用户提出原则性建议,“我通常会给餐厅堂食服务以15%的小费。刺青和理发服务我都会给小费。我不会给贴士予外带、订咖啡或饮料、小吃、演唱会周边商品,或任何需要去柜台点餐的东西。”
说归说,到实践时,又并非所有人都能付诸行动少给或不给贴士。
T15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