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菇固专栏】鸡蛋与高墙

【港人移加 540 / 咕菇固专栏】年轻时,第一次认识村上春树,那时他在以色列获颁耶路撒冷文学奖,但当时正值加沙战争。在日本,许多人劝他不要出席颁奖典礼。但他最终还是去了,并在台上说出一段简单却深邃的演讲,就那段著名的“鸡蛋与高墙”。
当时的我只是一知半解,对“无论高墙多么正确和鸡蛋多么错误,我也还是站在鸡蛋一边”这一小节莫名的支持,经常对弱者投以同情,总是代入那只鸡蛋的角色。就像在以巴冲突中,以前总本能地支持巴勒斯坦,因为他们显得更弱小、更悲伤,似乎只要够弱,就值得同情。
但多年过去,炮火依旧。我回首一看,这些年经历种种,甚至作为鸡蛋,意图撼动高墙后才明白——原来“鸡蛋与高墙”并不只是简单的弱者理论,而是对人与制度之间的深层控诉。
渐渐地,我开始明白,不只是巴勒斯坦人,就连许多以色列人,也同样只不过是鸡蛋。他们也要在体制命令之下仇视彼此,被国家、历史、民族与宣传所绑架。他们统统都只是一颗颗脆弱的鸡蛋,只不过被摆在不同墙角。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我终于意识到,人类是如此脆弱。
在远方的乌克兰人要面对俄军的入侵,而同样在俄罗斯境内,也有许多人未必愿意听从战争的命令。 但当国家机器启动,个体就显得如此渺小。即使是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民,依然是面对一面高墙,即使这面高墙看起来没有这么厚实,但鸡蛋依然是不值一提。就好像美国人、加拿大人,也同样陷在制度与权力意志的旋涡中。对于移民而言,那份惶恐更加深刻。
从英国严苛的“10+1”政策,到加拿大永久居民审批的无限等待,他们有时发出的抱怨声音,却被人谴责为“不感恩”。但一颗鸡蛋,面对高大坚实的墙,连微弱的呻吟都不被容许吗?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
“这个墙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体制’。
这个体制本来是为了保护我们的,
但有时候它会呈现出它自己的一面,
然后开始残杀我们,并使我们去残杀他人——
冷酷、有效、系统地残杀。”
我们曾以为这道高墙是一个安心的存在,最后才发现这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囚牢。
文:咕菇固

作者:咕菇固,大好青年三十未出头,漂洋过海落户多伦多,日本电影大专才小达人,为人有所为有所不为,敢炒老细鱿鱼,肯为室友日日当厨子……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