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民調結果】中美關稅大戰是「奉陪到底」還是「開始淆底」?
【星島民調】世界兩個大國打起激烈的關稅戰,重鎚連發,嘴砲不斷,幾個回合下來,雙方都有點口硬而腳軟,中國說「奉陪到底」但卻口徑不一,特朗普揚言不會「放生中國」但立場搖擺。環球股市隨之震動,從道指到恆指,都像過山車般大起大落。
加拿大星島新聞網在4月8至14日就此進行的網上調查,共收回1,597份有效問卷,大部分意見都認為這場關稅大戰對中美兩國經濟均造成損害,但讀者對環球股市走勢則持有不同看法,反映後市難以看通,投資者普遍感到困惑。
1. 中美互徵關稅對哪一方的經濟損害較大?
44%受訪者認為中美雙方經濟會受到同等損害,有37%認為美國受損較大,16%認為中國較傷。
2. 中美哪一方會先退讓?
受訪者對雙方作出退讓持有相對樂觀的展望,逾三分二(67%)人認為雙方或其中一方會退讓;而較多人(38%)認為特朗普會是先退讓的一方;不足一成(9%)認為是習近平;兩成相信雙方會有默契地同時退讓;27%認為兩者都騎虎難下,不會退讓。
3. 環球股市會如何發展?
特朗普貿易戰攻勢時進時退,中方回應亦似看風轉舵,環球股市風起雲湧。受訪者對此意見分歧,好淡爭持,莫衷一是,看來投資者在經濟亂局下頓失方向。有46%受訪者屬淡友,認為環球步入熊市(25%)或美股持續不振(21%);但亦有37%相對樂觀,相信大市只是短期波動(15%)或美股先跌後揚(13%),甚至會牛氣衝天(9%);此外,有16%人自認未能看透後市,難下定論。
中美未來會如何走,無論對大把注碼的大孖沙還是身無分文的塘邊鶴來說,都是一盤扣人心弦的棋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上周二發表充滿「底氣」的「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將奉陪到底」言論。中國國家電影局隨後更宣布,將減少荷里活電影的進口數量。然而,中國國務院翌日發表了一篇充滿勸和意味的白皮書,洋洋灑灑列舉大量數據,苦口婆心說明「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力主「通過平等對話、互利合作解決經貿分歧」。
美國政府上周傳出豁免電子產品對等關稅,似有緩和氣氛意圖,但特朗普近日改口「澄清」無意豁免,只是轉移歸類,還特別提到並非「放生」中國。有評論認為特朗普見美股大挫「開始淆底」而退讓。
但美國又宣布將於5月2日起,取消對來自中國的800美元以下郵包商品的免稅門檻,看來是要打擊正在大舉攻佔北美市場的中國電商平台如Temu和阿里巴巴等。
中國也不甘示弱,宣稱會對Google啟動反壟斷調查,並對稀土等關鍵資源實施出口限制;又下令國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及購置飛機零件。
另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15日下令美國商務部,對由外國進口的關鍵礦產進行「232調查」。此舉被外界視為美國準備對礦產徵收關稅的前奏,又提及中國貨品如今已面臨高達245%關稅,據信當中包含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注射器、針頭、電動汽車等產品。
而彭博通信社15日則引述一位了解北京政府的知情人士報道指,兩國元首就貿易談判要有三個先決條件,首先北京要求華府內閣成員能管控好其對華藐視性言論,顯示出更多的尊重;第二是華府需展現立場一致性,願意針對制裁與台灣問題進行實質討論;第三是指派一名具特朗普授權的具體談判代表來安排兩國元首會面。《華爾街日報》16日指,中國商務部表示,該部門一直與美方對口部門保持工作層級溝通,並對基於「相互尊重」的對話持開放態度。這是北京「開始淆底」尋求退讓抑是以退為進?
《紐約時報》16日指,關稅或影響中國GDP未來增速。聯儲局則表示,特朗普關稅政策升級可能推高美國通脹,同時放緩其經濟增長。
美國貿易代表署17日宣布對中國擁有與營運的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屬於中國承造但非中國營運的用船隻則徵收相對較低費用的計劃。6個月後實施,對中製船舶每趟美國航程徵收按淨噸徵收費用。
關稅戰肯定不能創出雙贏局面,但結局會是雙輸、多輸、全輸,還是一如特朗普所揚言能「讓美國再次富裕」起來,那就有待時間證明。
星島民調:
【星島民調結果】「戰時」大選:加人最重視加美關係及經濟 華裔讀者大不同?
【星島民調結果】上任七天連環出招 「卡尼維新」有頭威能否保尾陣?
【星島民調結果】卡尼效應快過打針?華裔讀者「變心」?加美關係霧裡看花會否有起色?
【星島民調結果】前烏克蘭喜劇演員與前美國真人騷主持「鬥戲」?
【星島民調結果】14歲少女之死大激辯 華裔與主流社會毒品政策看法大不同?
【星島民調結果】華裔加人比整體國民更愛國?逾8成撐國貨四分三打消赴美
【星島民調結果】福特提前選舉真的坐定粒六?哪個黨會選出?華裔看重哪三大議題?
【星島民調結果】「刀口向外」有幾傷?移加港人回流醫病有多普遍?
【星島民調結果】總理前哨戰華人偏好卡尼還是方慧蘭?民調結果令人大感意外
【星島民調結果】派粒糖,輸個黨?杜魯多250元買不到民心 反弄至眾叛親離
V&T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