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長者必讀
传入的 cat_slugs: %e9%95%b7%e8%80%85%e5%bf%85%e8%ae%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980
最大页数: 9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0048, 7308049, 7307373, 7305788, 7305753, 7305747, 7305700, 7305205, 7304793, 7304791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8

防脂肪肝/護腸胃必吃!推介4類彩色食物 蝦蟹這成分助抗氧化

【預防脂肪肝】為何有些人吃極不胖,有些人則喝水都會胖?有醫生指,這可能與腸道代謝健康有關,當吃對食物時不但有助減肥瘦身,有助保護腸胃,甚至可預防脂肪肝等慢性病。其中,蝦和蟹更含有1種成分,則有助抗氧化,有助肝臟排毒,促進脂肪代謝,降低出現脂肪肝的風險。

防脂肪肝/護腸胃必吃 推介4類彩色食物

遺傳優生科醫生張家銘在其facebook專頁指出,腸道就像一座代謝工廠,有數兆個微生物,負責幫助消化和吸收營養,而影響體重、血糖和脂肪囤積,甚至有損肝臟健康,誘發脂肪肝。若腸道中擁有足夠的好菌,身體就會順利地進行代謝,而能量利用效率高,就不容易肥胖。相反,如果壞菌過多,腸道屏障就會變差,讓脂多醣等有害物質滲透進血液,引發慢性發炎。當脂肪越囤越多,可能會增加患上脂肪肝的風險。

有研究發現,吃健康的食物不只是可以補充營養,還能改變腸道菌群,有助身體進行代謝,讓脂肪不輕易堆積。天然食物中的「類胡蘿蔔素」,讓食物呈現多種顏色的天然色素,能幫助調整腸道微生物,讓身體的脂肪燃燒效率更高,發炎反應更低,代謝也更穩定。他講解4種顏色食物營養與功效,並列舉多種食物例子。

吃甚麼預防脂肪肝?

推介4類食物預防脂肪肝:

1. 紅色食物

建議進食番茄、西瓜、紅椒和西柚,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茄紅素,不僅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還能幫助維持腸道中微生物的平衡,有助預防脂肪肝。

有科學家發現,茄紅素能夠增加腸道中的阿克曼氏菌屬(Akkermansia),這種細菌能夠強化腸道屏障,防止壞菌和毒素滲透到血液中,從而降低慢性發炎。此外,阿克曼氏菌屬數量較多的人,通常體脂肪較少,代謝也較好。

2. 黃色食物

黃色食物中的南瓜、粟米、木瓜和海藻類,含有豐富的粟米黃素和岩藻黃素。這些營養素能夠幫助提升能量消耗和減少脂肪的囤積,降低出現脂肪肝的風險。

岩藻黃素是來自褐藻的營養素,能夠活化棕色脂肪,讓身體更有效率地燃燒熱量,而不是囤積脂肪。它還能改變腸道菌群,增加Bacteroidetes(與瘦身相關的菌種),減少Firmicutes(與肥胖相關的菌種)。有動物實驗顯示,補充岩藻黃素的小鼠不僅體重減輕,胰島素阻抗改善,肝臟脂肪累積也大幅下降。這表明岩藻黃素對於對抗肥胖與脂肪肝具有明顯效果。

3. 綠色食物

例如菠菜、西蘭花和牛油果,含有葉黃素,它除了有助護眼外,還能減少腸道發炎,修復腸道屏障,讓壞菌難以入侵腸道,有助好菌穩定生長。

此外,葉黃素可以防止有害細菌影響腸道健康,減少腸漏,讓身體的代謝系統可以順利運作。若經常腸胃不適、脹氣、便秘,或是進吃某些食物就容易腹瀉,建議可多吃綠色蔬菜,有助讓腸道恢復健康。

4. 辣椒紅素與蝦紅素

紅辣椒含有的辣椒紅素,不只讓食物增添辣味,還能提升基礎代謝率,影響腸道菌群,讓燃脂效率提高,避免囤積脂肪。

此外,蝦、蟹、三文魚和紅藻蝦紅素,則是超強的抗氧化劑,能避免患上脂肪肝,減少發炎並調整腸道菌群,幫助肝臟排毒與脂肪代謝。有研究指出,補充蝦紅素後,肝功能指標,包括ALT、AST顯著下降,發炎反應減少,對於脂肪肝患者,這類食物是一個天然的健康選擇。

張家銘醫生表示,減肥、降血脂和預防脂肪肝,不只是少吃和多運動這麼簡單,也要吃對食物,讓腸道菌群恢復平衡,才是代謝穩定的關鍵。當腸道健康,發炎指數下降,脂肪不會輕易囤積。若果飲食習慣含大量加工食品、糖分、精緻澱粉,那麼腸道菌群就會出現失衡,影響脂肪代謝,讓脂肪囤積得更快。相反,每天有意識地進食紅色、黃色和綠色的天然食物,不僅能改變腸道菌群,還有助於身體自然燃燒脂肪,幫助肝臟維持健康狀態。

脂肪肝6大常見症狀 這位置痛是警號

脂肪肝是常見的都市病之一,香港亦約有逾100萬人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據衞生署資料,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病)是指有過多脂肪在肝細胞內聚積。脂肪肝的形成亦與肥胖、胰島素耐受性、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壓有密切關連。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一系列與肝臟細胞積聚過多脂肪(超過肝臟容積的5%)有關的肝臟疾病。脂肪積聚的成因與飲酒過量或其他繼發性因素(例如藥物或先天性代謝缺陷)無關。當中,脂肪肝有6種常見症狀,包括:

  1. 食慾不振
  2. 噁心
  3. 嘔吐
  4. 右上腹不適
  5. 疲勞
  6. 如果病情嚴重時,可能導致肝臟發大

若不及時改善,脂肪肝可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要準確診斷是否患有脂肪肝,就要接受影像檢查,例如超聲波、電腦掃瞄、磁力共振造影等,或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資料來源:遺傳科醫生張家銘(獲授權轉載)、衞生署

專家履歷:張家銘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治醫師,專長為基因體醫學、產前遺傳診斷和基因體檢測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比新鮮菜更有益?5大急凍蔬菜營養更易吸收 抗氧化發炎必吃這種!

網傳吃補鐵軟糖緩經痛?醫生拆解謬誤 2類人亂補鐵更傷身

6種植物油比糖分更傷身?醫生揭這樣吃恐致癌症/腦退化

遊韓注意|杜絕臨時取消餐廳訂位 新例擬最高沒收40%違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