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長者必讀
传入的 cat_slugs: %e9%95%b7%e8%80%85%e5%bf%85%e8%ae%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998
最大页数: 100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8254, 7316498, 7316465, 7315488, 7314676, 7314512, 7314536, 7314489, 7313605, 7313458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7

長期貧血恐患4大癌症?醫生教自測5大徵兆 留神2部位變蒼白!

【貧血/癌症徵兆】貧血看似小病痛,不過有醫生指,貧血可能是多種高危疾病,甚至是癌症徵兆,更有機會是癌症擴散的警號,不能掉以輕心。要知道自己是否正處於貧血狀態,醫生提醒可自測貧血常有的5大症狀,當中包括身體2部位有機會變蒼白。

為甚麼會貧血?長期貧血恐患4大癌症

根據日媒《週刊女性PRIME》報道,日本內科醫生秋津壽男指,血液負責將氧氣運送至全身,紅血球是當中的關鍵角色。當紅血球數量減少,供氧的功能變差,導致身體氧氣不足的狀態,亦即是貧血。為了給身體和大腦補足氧氣,心跳與呼吸頻率會加快,輕則導致走幾步路就喘氣、暈眩等情形,嚴重則令心臟負擔加重,增加心臟衰竭和心肌梗塞的危機,甚至危及生命。

秋津醫生指,更年期前的女性每個月都有月經出血,加上懷孕及哺乳的階段,都容易出現貧血。但如果停經婦女及長者持續出現貧血,就要留神是否患上嚴重疾病,甚至有機會是癌症徵兆:

身體為何會貧血?

貧血成因是甚麼?

1. 飲食習慣

大部分貧血患者都是缺鐵性貧血。肉類是鐵質含量最高的食物,長者可能因為咀嚼能力下降,口味及飲食習慣產生改變,變得不喜歡吃肉,鐵質攝取不足,影響身體造血。

2. 月經量過多

例如子宮肌瘤導致月經量過多。

3. 老化影響

隨著年紀增長,人體整體機能下降,包括造血的能力。

4. 腸胃疾病

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引起消化道出血。

5. 癌症徵兆

  • 根據日本國立研究中心統計,有一半癌症患者同時有貧血問題,例如胃癌、十二指腸癌、食道癌等出血性癌症。
  • 另外,當癌細胞擴散到骨髓,會削弱造血功能
  • 患者身體虛弱或抗癌藥物副作用也會引發貧血。
  • 治療令人食慾不振,則可能影響鐵質攝取量。

6. 其他血液疾病:

  • 例如白血病(血癌)、溶血性貧血等,導致紅血球受破壞或造血不足。

自測5大貧血徵兆 留神2部位變蒼白!

秋津醫生指,慢性貧血患者的身體可能已經適應了一些症狀,因此不容易發現患病。特別是很多長者都會有頭暈、氣喘的毛病,更難以察覺貧血。他建議,長者應該定期驗血,檢查血紅蛋白水平,以盡早發現病情,平日也應該留意身體有否出現變化。

而在以下5大症狀中,如果發現自己出現2個以上,就要小心身體出現貧血的可能:

  • 經常頭暈,或者一站起來就暈眩、眼前一黑。
  • 雙腳容易水腫。
  • 牙齦或下眼瞼內側變得蒼白。
  • 行樓梯容易氣喘。
  • 經常想吃冰。

吃牛肉/內臟補鐵最好?

針對缺鐵性貧血,秋津醫生建議從飲食中攝取鐵質。另外,由於紅血球中的血紅蛋白,是由鐵和蛋白質組成,因此吃攝取蛋白質也十分重要。

  • 首選豬肝和雞肝。
  • 吃牛肉的效果最好,豬肉比雞肉好,也可以吃羊肉、鴨肉和莎樂美腸;魚類則建議吃鰹魚和吞拿魚。 
  • 吃含鐵蔬菜和豆類,例如菠菜、小松菜和大豆時,因為吸收率較低,建議與肉類或魚類同吃,以提升補鐵效果。

他提醒,貧血患者切勿自行購買鐵質補充劑,因為貧血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一旦攝取過量,多餘的鐵質會沉積在肝臟中,增加患肝癌風險。

缺鐵性貧血有何症狀?5類人風險最高

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貧血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所有年齡層的人,而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類型。沒有足夠的鐵,身體就不能產生足夠的血紅蛋白,而血紅蛋白是紅血球內的一種物質,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各種組織和器官。

缺鐵性貧血症狀

  • 輕度病例可能沒有症狀,但中度至重度病例可能有疲倦、運動耐量低、食慾不振、氣促、心悸或胸痛、頭暈或頭痛等症狀。
  • 其他症狀包括舌頭疼痛、指甲脆弱、經常吃紙或冰等非食物物品(異食癖),以及引致睡眠障礙的不安腿綜合症。

每日的鐵質建議攝取量

  • 18至49歲女性及懷孕初期:18mg
  • 懷孕中期:25mg
  • 懷孕後期:29mg
  • 哺乳期:24mg
  • 50歲或以上/更年期後女性:10mg
  • 成年男性:12mg

缺鐵性貧血高風險人士

  1. 處於快速成長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以及孕婦:身體變化相關的鐵需求量和紅血球生成有所增加。
  2. 育齡婦女:經期失血。
  3. 老年人:攝入不足和各種慢性病。
  4. 素食者:肉類和海鮮含有豐富鐵質,不吃這些食物的人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
  5. 經常捐血:往往是暫時的問題,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可改善。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營養師推薦8大平民食材 30日減走內臟脂肪 首選這種穩血糖/更飽肚

呼吸30秒檢測胰臟癌風險 最快3天知結果 專家:50年最大突破

希臘克里特島村莊爆槍擊釀兩死 至少10人受傷

印度教「斷食日」2.5萬信眾迫爆神廟 人踩人至少9死2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