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廖長仁-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5%bb%96%e9%95%b7%e4%bb%8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29
最大页数: 1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6795, 7300264, 7293498, 7286598, 7278193, 7271577, 7263906, 7257369, 7250012, 7243465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0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8-17

【評論】應對特朗普鑽油大算盤 加國急需檢討能源政策

【世道仁心】特朗普宣誓就職後,沒有馬上宣布徵收加拿大25%關稅,令人略鬆一口氣。然而,在其就職演說中,有另一句同樣「嚇死寶寶」的說話:Drill, baby, drill。

特朗普現時就徵收我國「懲罰性關稅」的說法是,「可能在2月1日…大約25%」,即是說仍在威脅階段,未有具體內容。不過,特朗普就職當日即簽行政命令,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簡化能源生產的環境許可流程,以促進開採。

即棄用加原油不易

我國雖為全球第四大石油生產國,但出口市場單一,97%(約每天400萬桶)南輸,約佔美國原油入口60%。

特朗普上周四(23日)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的演說中揚言:「我們不需要他們(加國)的石油和天然氣,我們擁有的比任何人都多。」單從數字上看,並非虛言;但實際運作上,卻是複雜得多。

原油不是從地裏鑽出來就馬上可以用,須經過提煉。

加國生產的石油類別跟美國的不同。由於過去多年來大量使用加國原油,許多美國的煉油廠都是專門為處理加國重油而建,不少輸油管道也是從北向南。要棄用加國原油,不單只要drill, baby, drill,還要斥巨資興建新的煉油廠及輸油網絡,肯定不是可短期內完成的配套。

威脅卻遠超特朗普任期

這不是說,加拿大可以當特朗普車大炮,因為特朗普在能源政策方面的目標似乎非常清晰,跟加國的貿易拉鋸只是一部份,更重要的是要美國成為能源供應大國,令全球油價下調,從而降低整體經濟成本,並削弱競爭對手的實力。他特別舉例說,油價下跌勢必動搖俄羅斯經濟支柱,令俄烏戰爭馬上結束。

了解特朗普的大算盤,可預期他任內一定會大力推動相關政策,各項計劃一旦啟動,美國聯邦和地區政府,以及能源大企斥資興建配套,就不會輕易停止,即使特朗普4年後任期完成,美國對我國石油需求減少的可能性將繼續存在。

Team Canada須團結策劃

在這大趨勢下,加拿大必須重新思全國能源政策的長遠部署。要策劃全國能源策略,思維上有兩大關鍵。

第一,必須用Team Canada的進路。亞省是我國最大產油省份,然而由於地理位置,長期陷於「內陸封閉」的困局。要把原油供應亞洲和歐洲,必須興建輸油設施橫跨其他省份,這涉及聯邦和各省的管轄權。

如果兩級政府以及各地區當局未能勾劃出全國能源發展藍圖,亞省石油將繼續困於亞省,這正是其中一大原因,導致該省能源業只能向南發展,87%原油賣往美國的局面。

放下環保VS原油零和思維

第二,放下環保VS原油的零和思維。這種思維認定石油及相關產品都是必須立即摒棄的魔物,但這種「倡議者思維」往往忽略了維持民生經濟與推動環保之間的相互關係,令環保政策更難以推行。

例如徵收碳稅本身是一個有助長遠改變企業行為的工具,減少道路上燃油汽車數量也是減低碳排放的好方法,但如施政者思考不周,操之過急,在經濟環境脆弱之時忽然加重生活成本,出現「能源貧窮」的現象,民間出現反彈情緒,更不利於推動環保。

誠如多年來積極關注氣候變化的丹麥學者隆堡(Bjorn Lomborg)所說:「氣候變遷是真實存在的,主要是由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碳排放所導致。」有理智的人不會主張對氣候變化無動於衷,就如不會主張無需設定車速限制,「然而,沒有人會主張把車速限制設定為每小時3英里,儘管這樣做能夠挽救成千上萬的生命,因為這樣做的財務和個人代價,將超出我們所能承受的範圍」。

應對美國關稅威脅凸顯能源工業在我國經濟中的關鍵位置,如何善用自身本錢,負責任地(包括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制定全國能源策略,是聯邦及所有地方政府的當前急務。

文:廖長仁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民調顯示多倫多市民憂市政脫離民情 六成人指責市長鄒至蕙施政不力

【突發】多市中心比利畢曉普機場突遇停電陷癱瘓

審計總長抨稅務局電話中心接聽慢 且常提供錯誤建議

【陶傑專欄】簽證變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