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菇固專欄】反火雞勢力

【港人移加 435 / 咕菇固專欄】每逢感恩節或聖誕節,我總是疑惑:為甚麼這裡的人總喜歡在大時大節「受罪」,執意讓火雞出現在自己的餐桌?每次看到電視上白宮特赦火雞的畫面,我想大概只是美國總統不想吃火雞而已。
火雞這道菜,不談味道,單是製作過程就堪稱折磨。從清理到烤製,耗時而且繁瑣辛苦,做出來的味道又往往未如人意。大時大節還要這般辛苦,算是非常吃力不討好,而且當你煮完一隻火雞,就代表有很長的一段日子你都必須繼續吃火雞,進入「無限火雞地獄」。
有一年的聖誕節,我們為了過一個北美式聖誕,在超市買了一隻不大的火雞回來,還記得那焗爐拿出來那一刻,看到那棕色的雞皮,心裡還是有冒起幸福的感覺,殊不知卻是惡夢的開始,若果你問起火雞的味道,我記得的只是那又乾又柴的口感。還有那隻火雞的遺骸不知存在我家中多久,反正以不同形態出現在很多餐之中。從此火雞就剔出我們家的餐單中。
其實我以為吃不慣火雞單純是因為我是亞洲人,口味有所不同,但後來我在reddit看到不少反火雞的言論,形容火雞是他們童年的陰影,直指火雞的味道非常嘔心,甚至說口感像埃及的木乃伊,我才發現反火雞勢力在西方也是非常盛行。在反火雞的路上,看來我並不是孤獨一人。
今年有幸受友人招待,又吃了一頓火雞餐,可以吃出他的用心,但對於火雞,你的最高的評價始終是「不難吃」,你是很難用「好吃」這個詞語來形容它。同樣的做法,如果將火雞換成平常的雞,早已是人間美食,又何必嘥氣力在火雞身上。對於火雞的味道,我總是想起麥兜的那一段,「其實火雞的味道,在未吃與吃第一口之間已經是最高峰,之後之所以還繼續吃,不過是因爲已經開始了便接着吃下去罷了」。
文:咕菇固

作者:咕菇固,大好青年三十未出頭,漂洋過海落戶多倫多,日本電影大專才小達人,為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敢炒老細魷魚,肯為室友日日當廚子……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