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珮泓专栏】会哭的小孩有糖吃?

【港人移加414 / 叶珮泓专栏】许多事情一体两面,以前觉得欧美工作文化比较开明,允许员工为自己的工作安排乃至待遇发声,争取更合理的安排。
然而,当有人乘着这种文化的便利,推却合理的工作安排时,作为同事,某程度上深受其害。
已经发生过不少次,明明新的工作项目属于另一小组的职责范围,亦已获上级首肯相关安排,但由于别组的总监以更为强势的态度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相关安排,有时是洋洋洒洒写下数百字的电邮、有时则要求召开会议要求重新审决部分安排,更甚者是“escalate”事件至更高管理层,成功推却相关工作安排。
最终结果,有时是由其余小组分摊工作,但更多时是由我们组承担。或许我们拒绝的态度不够强硬,也许公司工作分配本就倾斜在我们组内的“元老”级员工们身上,即使我们组因有二人离职而人手不足,也无阻这些工作落在我们组头上的超负荷安排。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过渡性质,但我发现越是这样不声不响,只会越来越多工作。本来公司加班的情况已比我过往在香港工作时严重,本以为是疫情使大家模糊了私人时间的界线,但经过这一两年的自身体会,发现越是一遇事便“escalate”、投诉发声的人,反而工作量比较少,旁人为免麻烦,也总会抱着忍一忍便过去的心态而替其承担。我组内分别在此公司工作快30年和10多20年的同事,即使熟悉工作流程,忙起上来也会加班至午夜12点,连周末也在工作。
不过,这个投诉“escalate”现象并不是唯一的导致加班现象如此疯狂的原因,当然还有企业文化和人手管理等因素──例如好些日常工作项目或报告只仰仗一个人,若该位同事放假了,便会令部分工作进度停滞落后,令部分同事连放假也要带着电脑每天处理好特定的工作,根本没有真正的休息。以我自己而言,有时连放长假也感到于心不忍,怕令组内同事的工作量更雪上加霜,当然这是相当“奴性”的想法,但始终想过得了自己那一关,又不想事事“哭闹”,也很珍惜组内同事无私的经验分享和学习机会,不想换工作,可是又要如何才能打破这个死循环呢?
文:叶珮泓
图:Pexels
作者:叶珮泓,90后人类带着4岁猫女移民多伦多,学了主子望街发呆的习性,通勤路上透过车窗望世界。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