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236
最大页数: 324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9631, 7319611, 7319523, 7319517, 7319511, 7319434, 7318942, 7318650, 7318629, 7318254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1

每年200萬人懶惰死?醫生揭懶做6大行為超傷身 恐致癌/腎病/中風

每年竟有200萬人因懶惰而死亡?有醫生表示,有6種常見的生活行為或習慣,恐容易「懶出病來」,增加患上癌症、腎病、中風,甚至腦退化症的風險!

每年200萬人懶惰死?懶做6大行為超傷身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在節目《健康好生活》表示,世衞曾指出全球每年約有200萬人因缺乏身體活動而死亡,當中涉及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腎臟病和癌症等。洪永祥醫生指,以下6大懶惰習慣最傷身:

甚麼懶惰習慣最傷身?

6大傷身懶惰習慣:

1. 懶得上廁所

  • 影響: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道疾病,嚴重感染甚至會誘發腎炎,恐導致尿毒症、膀胱癌。

2. 懶得喝水

  • 影響:如果人體逐漸習慣缺水的症狀,如口渴、頭痛、心悸、倦怠感等,會變成隱性缺水人,腎臟功能與心肝脾肺腎代謝免疫神經功能,都會逐步慢性衰退中,恐危及生命。

3. 懶得下廚

  • 影響:長期依賴高油、高鹽與高糖的外賣,身體容易缺乏膳食纖維,容易導致肥胖,也會刺激腸胃,甚至增加大腸癌風險。此外,許多外賣會用膠袋盛裝熱食,可能有塑化劑溶出的疑慮,對人體造成傷害。

4. 懶得活動

  • 例子:下班後只想躺在沙發上。
  • 影響:約有6%冠狀動脈心臟病、7%第二型糖尿病,以及10%乳癌與大腸癌,都是因活動量不足導致肥胖所致。

5. 懶得用腦

  • 影響:使腦部退化快,不僅記憶力變差,引起腦退化症的風險也會提高。
  • 相關研究: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腦退化症的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近5成。
  • 建議: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連結,並儲備大腦認知功能。

6. 懶得體檢

  • 影響:許多重症或癌症患者都在出現症狀時才檢查,導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 建議:40歲以上者要記得要定期體檢,「千萬不要懶出一身病來」。

每周需多少活動量保健康?做甚麼運動最見效?

世界衞生組織一項研究發現,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口,缺乏身體活動,如果情況持續,2030年將會有35%的成年人比例未達到建議的身體活動水平,更指出身體活動不足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風險因素。香港衞生署的調查發現,於15歲或以上人士中,有近15%的人士指出自己每天平均有10小時或更久的時間坐著或斜躺著。

對18歲及以上(包括患有慢性病或殘疾的成年人而言,世衞對他們的體能活動量有以下建議:

  • 應每周進行最少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如急步行、踏單車等)
  • 或最少75-150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如跑步、登高或爬山、跳繩等)
  • 或最少相等於混合中等和劇烈強度活動模式的時間
  • 及每周有2天或以上進行中等或更高強度,針對所有主要肌肉群的強化肌肉活動(如掌上壓、引體上升、蹲、提腿及平板支撐等)

65歲及以上(包括患有慢性病或殘疾)長者的活動量建議:

  • 每周有3天或以上,進行多種著重平衡和力量訓練的中等或更高強度體能活動,以提升身體功能和預防跌倒
  • 將每周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增加到300分鐘以 上
  • 或進行150分鐘以上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
  • 或相等於混合中等和劇烈強度活動模式的時間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壓力大血管抽筋可致死 必學1招呼吸法護心減壓保命 怎樣做最有效?

營養師推薦8大平民食材 30日減走內臟脂肪 首選這種穩血糖/更飽肚

特朗普正式表態 輝達Blackwell晶片「不會給其他人」指領先業界10年

特朗普談中美關係 稱合作勝於對抗 讚習近平與普京皆聰明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