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谭瑞玲-专栏
传入的 cat_slugs: %e8%ad%9a%e7%91%9e%e7%8e%b2-%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3
最大页数: 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46293, 7246276, 7176878, 7167657, 7047915, 7022506, 7019709, 6985364, 6587162, 6956553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8-2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4-12-01

【读书明理】心灵花园:两个受伤的女人

 
【谭瑞玲评论】著名华人歌星王菲,在香港初出道时,曾唱过一首脍炙人口的粤语流行曲叫《容易受伤的女人》:“情难自禁,我却其实属于,极度容易受伤的女人,不要,不要,不要骤来骤去,请珍惜我的心”,歌词触动了不少女性对爱情的渴慕却又伤痕累累的心态,两年后谱成国语更大放异采,在乐坛深受欢迎。
 
也许你会说,这是政治不正确,难道男人不也会容易受伤?
 
不过,我们也得承认,在很多落后国家,女性仍处于男尊女卑的地位,受压迫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使在早已倡导男女平等的国家,妇女处于弱势以致受伤害的情况尚存在,家暴便是其中普遍的现象,就算在美国,根据疾病防控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近如2022年仍有大概百分之四十的女性宣称曾是受害者。可幸的是在一般民主国家,政府会因应选民的需要,立法保护受害者及惩罚施暴者,受袭妇女可以离开恶魔之手到庇护中心,后续生活也得到协助过渡。
 
然而,家暴行为不只伤及身体,纵然犯案者被判入狱无法再加害,受害人内在心灵的创伤,实不是法例、物资所能治愈的,它可能成为终身的伤痕,长期腐蚀著内心,扭曲着人生观,丧失了心灵重整的机会。
 

(突破出版社Facebook图片)

 
 
在《情绪伤害的医治》一书中,香港资深辅导家及大学讲师黄丽彰博士列举出两个案例,二人同饱受家暴之苦,却落在不同的生活取向。
 
妇人甲几经辛苦终于脱离了丈夫的虐待,可是从此她对男性常怀仇恨之心,当其他朋友遇上婚姻问题时,便会以自己的成功故事为榜样,力劝她们与丈夫断绝关系,若有迟疑她多会指责为不够坚强,有失女性尊严。
 
另一妇人乙过去同遭配偶欺凌,但是她不再苦毒,虽然她的立场也是坚决反对家暴,不过,对曾经的不幸已释怀,若身边的人也经历相同困境时,她不会如妇人甲般强势要求别人听从她的进言,反而以过来人的心态,尝试明白她们的犹疑与难处,努力和受伤者同行,并不以胜利者自居,一厢情愿硬要对方有样学样。
 
何以两位妇人的身心都受类似的伤害,却产生如此逈异的人生路?
 
相信很多人都以为尽快重新出发,忘记过往扎心的经历,才是上策。然而,黄丽彰博士却一针见血的指出,妇人甲看似已脱离了苦海,但她心灵的伤害仍未处理,还是死抓着对前夫的仇恨不放,故只停留在自我世界的公道中,生出一个扭曲的两性关系观。
 
可是,要处理心灵的伤害并不简单,毕竟内在的伤痕从外面是看不见的,不少人以为假以时日便会消失,又或者选择强压下来,不理会它的存在。但是两者皆只会造成心结,且不自觉地塑造倾斜的人际关系和世界观,妇人甲便陷入了这困局而不自知。
 
虽则当事人有时自己也不察觉心灵所蒙受的创伤,可是很多时却能从行为中表现出来,例如自卑、怀疑、自我保护、强迫、非理性、愤世嫉俗等倾向。这了解的过程并非一蹴而成,因为我们的伤痛常会被世俗所误解,比如若不自我压抑便被视为弱者,又或者伤疤经层层堆叠至无法疏理体会。
 
重新感受情绪是疗愈重要的一步。这需要一种对内在受伤情绪的体会,要以初心的眼光去检视,诚实接受内在的声音。当人察验到深藏内心的情感伤痕时,此时脆弱的心灵最需要认同。关怀的亲朋或辅导员的用心聆听,可令当事人感到个人的苦楚得到了解和接受。假若陪伴者同是曾经沧海的人,并乐意分享昔日的跌岩辛酸路,则更能令受害者感悟人生有望,渐渐也可学会从恨毒执著中释放出来,体会到人虽软弱,只要有前人把手相扶,心灵的伤痛不单慢慢可愈合,亦有可能得到崭新的视野。关键是,我们可否踏出多一步:赋予心灵受伤害的意义。
 
可是,这岂不是大哉问?其实这观点并𣎴是很玄,回头看妇人乙,她便和李灏麟所著的《再痛,妈妈也挨得过》中记述的泪眼妈妈相类。书中十位弱势母亲分别经历了贫困、家暴、婚变、 丧夫丧子、重病等打击,她们在困苦中时,也曾呼天抢地,但是当她们透过分享和得到认同后,逐渐便不再受昔日的疮疤所牵绊,明白到她们的真实体验,反而比社工或辅导者更成为受助者的强心针,并能回馈以前也帮过她们一把的慈心者。
 
简言之,她们从人生低谷的蜕变,也就是她们赋予过去苦难的意义之时。她们人生的眼界也可望逐渐超越个人,从以往只聚焦对她们薄情寡义的个体,跨越到宏观的社会问题,甚至能再超前另一歩,尽一己的绵力去改变弱势妇女的困局,比如书中的妇女便成为基层喉舌发声、参与妇女组织反歧视、为单亲人士争取福利等。
 
所以,女人是否容易受伤,其实并不重要。
 
从以上那些在深渊中跌荡又爬起来,把苦楚重新定义的过来人妇女身上可以看到,受过伤又如何,只要不执著怨怼,不让隐然的伤口蚕食心灵,生出歪曲的价值观,那么,一位“负伤治疗者”(Wounded Healer) 的力量,实远胜一帆风顺从未受过伤的强者。她们令社会上的弱者深觉得到同路人站台打气,而不是由上而下的成功者模式之硬销。也令仍受苦难煎熬的人,生出软实力,再不受当今只着重名成利就的凉薄社会之牵制。
 
从她们的身影,你是否看到一位更伟大,本无罪却为世人的罪受钉死的普世负伤治疗者:救世主耶稣基督呢?
 
 
文:谭瑞玲
图:Pexels
 
--------------------
 
 
作者谭瑞玲:在历史研究、教学多年后,因一场重病,决定由象牙塔走进十字街头,通过各类文字载体,尝试从历史、时事、电影、潮流文化、家庭趋势等视镜,分享对公义及生活的看法。著有《与书影共舞:每分五分钟尽享书香影语》、《滔滔公义》、《义显之声》等书。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佚民专栏】加拿大的“物业”

香港电台要求大学图书馆下架皇牌节目 YouTube内容遭投诉版权亦要消失

宾顿公园爆仇恨袭击 一名男子被控多项罪名

去年抢订楼花成今年滞销柏文 大温建商纷纷暂停开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