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廖長仁-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5%bb%96%e9%95%b7%e4%bb%8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28
最大页数: 1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0264, 7293498, 7286598, 7278193, 7271577, 7263906, 7257369, 7250012, 7243465, 7236891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8-11

【評論】加中「破冰」?保持安全距離最穩陣

【世道人心】在我國副外長訪北京之際,突傳出中國駐加大使叢培武離任的消息,有分析視之為䆁出重啟高層互動的訊號;亦有人質疑,在正進行外國干預本國選舉聆訊期間,是否加中「破冰」的適當時機。

其實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即使有高層互動,兩國「政冷經熱」的局面短期內不會改變,進一步的經貿往來也必定會在「中國+1」的原則下,小心翼翼地進行。

不堪往事悄然下架

在我國派出外交部高階官員訪華期間,中方在沒有任何傳統卸任活動下,把叢培武悄悄換掉,被解讀為䆁出善意,也有一些道理。

畢竟自叢培武2019年接任駐加國大使,加中關係一直陷入冰點。當然,我們也必須公平地指出,兩國交惡,「責任不在叢培武」。然而,在此關節眼上,為叢培武大搞卸任活動,憶述過去數年經歷,盡是一些「風波」。如果在臨別演說中,一不留神又出現「訓話模式」,甚至漏口講了什麼「責任不在中方」等口頭禪,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炒作,壞了兩國友好的勢頭,那就太不值得了。倒不如把不堪回首的往事悄悄下架,免得觸景傷情,節外生枝。

但話說回來,這些舉動,就等於兩國關係「破冰」了嗎?

經貿關係沒陷冰點

首先,加中經貿關係在過去數年並沒跌入冰點。

例如看我國的出口數字,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COMTRADE數據庫顯示,2019年我國出口到中國的總額跌至175億美元;但到2021年,新冠疫情影響逐漸消退,總額升至224億美元,這個水平持續至2023年,較疫情前2018年的214億美元還要高。

所以當講到加中關係「破冰」,主要是外交政治,多於經貿往來。

當然,兩國外交關係,對經貿發展會帶來影響,但主要是局部性,整體並沒冷卻。

兩國體制不兼容 

第二,「破冰」是非常籠統的說法。國際關係在火熱與冰點之間,還有很多走趲位。

即使在外交層面探溫,試圖加點熱,我國的態度肯定比以前審慎得多。

海外干預本地民主體制的陰影,加上供應鏈咽喉被掐,以及隨時被「經濟懲罰」的痛苦回憶,政商界在涉及高科技的領域,都會嚴加防範,商家投資也不會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而是仿效現時不少西方國家採取的「中國+1」去風險化模式。以前把5個廠房全押在中國的,現在也不會全部撤離,而是保留兩個在中國,另外3個遷往印度、越南,或墨西哥。

這不是兩個關係友好與否的問題,

而是經驗告訴我們,加中是兩個難以完全兼容的體制,再加上目前波譎雲詭的國際局勢,最穩陣的對華交往方式,就是保持安全距離,可以談的,就談;傷身的,避之則吉。

文:獨立時事評論員  廖長仁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華裔加籍鋼琴家陳禹同 晉級2025蕭邦鋼琴大賽決賽

泥頭車尾斗卡天橋 400公路南行路段封閉

10月17日焦點新聞 (A1電台YouTube頻道)

多元化加強貿易伙伴關係 總理卡尼將出訪印太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