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廖長仁-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5%bb%96%e9%95%b7%e4%bb%8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29
最大页数: 1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06795, 7300264, 7293498, 7286598, 7278193, 7271577, 7263906, 7257369, 7250012, 7243465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0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8-17

【評論】對毒品政策意見兩極 政府須負上責任

【世道仁心】卑詩省首席衞生官就安全毒品供應計劃所作檢討報告,從各方面看,很難說該計劃有顯著的效果,且有相當的社會風險,官員卻建議把計劃擴大。這凸顯出毒品政策令民眾日趨擔憂,以及意見越趨兩極的一大原因。

卑詩省是全國首個推行「更安全供應計劃」的省份,容許醫生向藥物使用者提供某些鴉片類藥物的管制版本。在安省、魁省,紐賓士域省部分城市也有推行。

卑詩首席衞生官亨利(Bonnie Henry)在上月初公布的報告中,建議擴大計劃,是因為該計劃取得成功吧?

計劃非完全基於證據

報告說,證據顯示計劃「大抵上正面,但目前還不足以將這種干預措施描述為完全基於證據(fully evidence-based)」。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同儕審查研究缺乏對照組或比較組… 難將任何好處單獨歸因於精神健康支援」。

「evidence-based」往往是支持給予癮君子「安全毒品」的口頭禪,但亨利的報告卻是說未能認定計劃完全基於證據。

轉售「安全毒品」影響不明

政府派發「安全毒品」其中一大漏洞,是「藥物轉移」(diversion),即癮君子從政府取得「安全毒品」後,到街上兜售,賺錢買其他毒品。

據Global News記者到溫市中心東端街頭了解,這情況似乎在當地已是公開的事情,記者在半小時內僅花30元即買得26粒管制版藥丸,其中有些仍有政府藥物包裝。

在亨利的報告中,也指「藥物轉移」是「常見現象」,「安全藥物」轉到不使用不受管制藥物的人「是有害的」。當局對有關「程度和影響尚不清楚」,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調查對普遍人口的潛在危害。

民眾難以消化的結論

既然審查認為計劃並未完全基於證據,對經常出現的「藥物轉移」漏洞又需有更多了解,派發更安全藥物計劃是否該打住,或至少不擴大規模吧?

但亨利的建議是擴大計劃。

不難想像,對一般民眾而言,這是一個難以消化的結論。

批評減低傷害策略的民眾,往往被描述為缺乏愛心和漠視證據的一群,但事實真是如此簡單嗎?正如把支持增加減低傷害措施的意見,描述為缺乏道德底線,同樣有欠公允。

在社會就毒品政策日趨兩極化的現象中,我們必須要問,當局真有平衡地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出讓民眾安心的措施,令社會對化解濫毒危機達致共識嗎?

別把社會當實驗室

公共政策制定者不能把社會視作實驗室,推動自己認定有價值的實驗。社會是由大眾共同建立,當中的成員都要承受其中的種種。

濫毒危機在派發安全毒品計劃和毒品非刑事化等措施下,完全沒有遏止的跡象,民眾提出質疑,感到擔憂,其實非常合理。當局有必要持平地全面檢討毒品政策,制定出既有益於社會整體,又能緩解分化的措施。

文:獨立時事評論員  廖長仁

加通社資料圖片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賓頓致命槍擊案  涉案男子遭警開槍擊斃

【2女1男1女嬰/案中案】男子涉嫌槍殺女子後帶走親生女嬰 遭警連夜圍捕擊斃時車內還有1女子

華埠34年點心店創辦人逝世 歌唱家子承父業年底開餐館

加拿大稅務局的個人稅務建議83%有錯 導致報稅錯誤誰擔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