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225
最大页数: 32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7670, 7317681, 7317044, 7316498, 7316465, 7315881, 7315658, 7315501, 7315488, 7314676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28

糖尿病|做错1事易患“脂肪胰” 医生揭增糖尿病风险 严重过脂肪肝

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人了解内脏脂肪对健康的危害,医师表示,内脏脂肪除会造成脂肪肝,也会导致脂肪胰的产生,进而引发代谢症候群,一旦罹患脂肪胰,未来出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的风险也大增;而脂肪胰好发在年长者,尤其是男性较女性更易有脂肪胰。

联安诊所超音波室主任杨建华表示,脂肪胰的形成原因与脂肪肝相似,当人体摄取过多热量时,会将多余脂肪储存起来,照理应堆积在脂肪细胞中,但脂肪跑到细胞以外的地方如脏器,就会称作“异位脂肪”;肝脏是内脏器官中的仓库,也是脂肪容易堆积处,但脂肪堆积的形态也出现在胰脏。

杨建华表示,台大健检中心研究数据显示,脂肪胰在健检人口盛行率约16%,推估脂肪胰真正盛行率可能高达30%,和脂肪肝相当。脂肪胰好发在年长者,随着年纪增加,脂肪的浸润更加明显,尤其是在男性特别容易观察到。

杨建华表示,脂肪胰一旦产生后,就容易有代谢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例如糖尿病、脂肪肝、胰脏发炎等。国外研究发现,50%的脂肪胰患者容易罹患糖尿病。他说明,当胰脏的脂肪堆积超过5%,会伤害胰脏细胞,减少胰岛素分泌;且当脂肪堆积增加,胰岛素敏感度会降低,糖尿病风险将增加。

杨建华说明,想避免脂肪胰或消除内脏脂肪,最重要的是饮食控制,例如减少精致淀粉摄取,另要适度减重。此外,民众也透过腹部超音波、核磁共振、内视镜超音波,及电脑断层扫描,来早期发现脂肪胰,进而早期治疗。

本文获“中时新闻网”授权转载

同场加映:糖尿病高危一族
根据香港卫生署,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不能发挥功能时,血液内的葡萄糖分便不能够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能量,导致血糖增加,过多的糖分便会经由尿液排出体外,导致出现糖尿病。

以下5类人患糖尿病风险较高:

糖尿病症状
据卫生署资料,糖尿病有9大常见症状:

同场加映:全港逾100万人有脂肪肝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非酒精性脂肪肝(简称脂肪肝)是指一系列肝脏疾病,由肝脏细胞积聚过多脂肪,以至肝脏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等,而积聚脂肪的成因与饮酒或其他继发性因素无关。

非酒精性脂肪肝:

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早于2008年至2010年间进行了一项全民肝脏健康普查研究,发现在922位市民当中,有264位(28.6%)是脂肪肝患者,并由此推算有逾100万名港人已患脂肪肝,当中超过4万人的肝脏已出现严重纤维化或肝硬化。

预防脂肪肝方法
卫生署指,要维持肝脏健康及减低患上脂肪肝的风险,可注意以下6点:

T03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甄志强逝世|传因打波心脏出事亡 拆解心源性猝死风险 常做运动不烟不酒也中招?

逾百万港人患脂肪肝 医生推荐1种断食法改善病情 常做1类运动护肝防癌

加中关系按下重启键 卡尼和习近平周五举行会谈

士嘉堡两车相撞 四人送院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