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懶人包】慳錢大法!新舊移民必讀九大需報稅項目 WFH都有得回水每日$2

【足本報稅攻略】省民由今個月起陸續收到報稅文件,無論「新移民」還是「老華僑」,有時都會為報稅而煩惱,新抵加的人應該自行報稅,還是找會計師協助呢?
一名安省執業會計師接受《星島網》諮詢時表示,應視乎個人的收入項目而定,如果「打工仔」只有普通僱員收入,沒有其他投資,會計師建議可自行處理;相反,若省民為自僱人士,及有薪金以外的收入,如股票、海外物業、海外投資等收益,則建議聘請會計師協助處理。
會計師強調切勿逃避報稅,尤其新抵加、未來想申請永久居留權(PR)的人士。他坦言逃稅是犯法行為,一旦被發現,甚至有可能影響申請永久居留權(PR)的結果。除了影響自身外,會計師提到逃稅亦對其他市民不公平,因大家享有一樣的福利,但卻比其他人繳更少的稅。
會計師提醒報稅是居民的權利及責任,即使上年沒有收入或沒有收到由僱主發出的T4,亦可報稅以獲其他福利,他續指如果忘記報稅,居民需盡快補交。
何人需要報稅:
- 在加拿大境內逗留超過183天人士 或
- 2022年期間成為加拿大居民
居民定義包括但不限於:
- 在加拿大置業或租樓
- 家人身處加拿大
- 擁有駕駛執照
- 擁有加拿大銀行戶口
報稅步驟:
- 除T4(僱員收入)外,若有投資需等候其他文件
- 自行或聘請會計師填寫及遞交 T1(私人報稅表)。自行報稅:可使用坊間報稅工具,如:Turbotax、wealth simple tax等;或 聘請會計師協助報稅
- 遞交T1(私人報稅表)前,需核對所有資料正確無誤
- 若需補交稅,須於4月30日前以郵寄支票,或經會計師到銀行繳交
- 到CRA網站註冊帳戶
- 遞交數日後會收到由稅局發出電郵或郵寄確認,或到CRA查看進度
自僱人士報稅注意事項:
部份公司會為自僱人士或自由工作者(Freelance)提供T4A,詳細列明收入,但同時自僱人士需填寫 T2125,以申報自僱期間的開支。
若公司沒有提供 T4A,自僱人士需自行填寫 T2125中的收入及開支。
報稅項目:
- 月租租金(需業主提供租金收據作證明)- 此項可直接填上T1(私人報稅表)中 OETTC,若兩人兩人租的月租為2000元,則每人填寫月租1000元。
- 在家工作補貼(稅局會按個別個案要求提供證明)- 至少連續四星期在家工作,可直接填2022年度在家工作的日子至 T1(私人報稅表),最終稅局會退還【在家工作的日數 x $2】的金額。
- 學費補貼 - 安省學生會收到一份關於2022年度的學費明細文件T2202,按照T2202細項填寫至T1。
- 安省省內旅遊律貼(需提供收據作證明)- 上年安省為刺激省內經濟,鼓勵省民到省內旅遊,曾到省內入住酒店或營地等消費均可申報。
- 醫療開支 - 保存2022年全年所有醫療開支收據,填上T1(私人報稅表)。
- 股票收益或虧損 - 居民會收到由銀行發出的 T5008文件,若交易股票的銀行於加拿大境外,則需居民自行填寫 T1。即使上年投資股票虧損,亦可申報虧損,稅局會按情況,於下年的稅季抵銷收益。
- 捐款(需提供收據作證明)- 此項可直接填上 T1(私人報稅表)。
- 託兒服務(需提供收據作證明)- 此項可直接填上 T1(私人報稅表)。
- 加拿大境外資產 - 若境外資產多於10萬加元,居民需填寫海外收入核實聲明 T1135文件。如果是新抵加人士,第一年可獲豁免,第二年起要申報。
注意事項:
- 收到 T4 後需要核對社會保險號碼(Social Insurance Number)、姓名、地址等個人資料。
- 申報完 T1(私人報稅表)後,稅局會按照每位居民情況,計算其 HST(消費稅),稅款會隨退稅額於本年度分期退回。
- 政府由2017年起取消交通月票的退稅額。
- CRA網站上提供不同報稅文件予居民填寫,如上文提及的 T2125等。
- 居民可於2023年2月20日起開始報稅。
- 2022年報稅截止日期為2023年4月30日,惟因今年4月30日為周日,故截止日期順延至5月1日。
- 如有任何疑問,可到CA或聯絡會計師查詢。
T11
訂閱星島網singtao.ca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看星島*知天下】請立即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