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必讀

血栓|搭飛機1種坐姿最致命 恐釀血栓入肺 專家教保命3招

【血栓風險】不少港人都熱愛旅遊,不過有物理治療師警告,搭飛機如果長期維持一種座姿,隨時導致血栓入肺致命。要避免血栓風險,他分享搭機3大貼士,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令機程更舒適。

研究揭做3類運動降血壓 患心臟病風險降10% 最快5分鐘見效!

做運動有助降血壓,哪種運動最有效?外國一項涉及逾1.4萬人的最新研究發現,有3類運動只需每日做至少5分鐘,即可有助降血壓,患心臟病風險更可降10%。

常吃紅肉恐洗腎?醫生推薦3種食物護腎 常吃這種腎衰竭風險降50%

好多人都以為保護腎臟要少吃鹹食、少吃高糖食物,其實吃對蛋白質同樣重要。有醫生引述研究指出,如果常吃紅肉,患末期腎病的風險激增40%,隨時需洗腎。他又推薦享3類不傷腎的蛋白質食物,其中一種更有助降低超過5成的腎衰竭風險。

加拿大越來越多長者不肯大屋換小屋 引發連鎖效應

【星島綜合報道】僅管加拿大的房價已經走低,但對許多潛在購房者來說,仍然高得令人望而卻步。而一位專家表示,這部分是因為加拿大長者持有房屋的時間比過去更長,從而加劇了全國的房屋供應短缺問題。

7大「不油膩」食物實則極高脂!營養師揭吃1種燕麥 反增膽固醇血糖飆升

減肥除了要避開炸雞薯條,還要小心隱藏版的高脂食物。有營養師列出7大看似「不油膩」的極高脂食物,隨時令人吃下大量脂肪和熱量而不自知,有部分食物更屬高鈉高糖,經常進食恐傷身。

吃米飯可降血糖?醫生教吃這種米糖尿病風險降11% 怎樣吃更防3大癌症?

【降血糖/防糖尿病】白飯幾乎是大部分港人的正餐之一,然而常吃白飯卻易致血糖暴升,增患糖尿病風險。有醫生拆解了7種米飯的營養價值,其中1種米更可把糖尿病風險降11%。她更推薦一種米飯的吃法,可有效預防食道癌、胃癌及大腸癌。

【高齡長住危機】安省退休及護理院服務費飆升 長者住戶被迫縮居

【星島綜合報道】安省多名退休及護理院住戶近日反映,院舍服務費連年上漲,迫使他們搬到更細單位或離開社區,引發社會對省府監管空缺的關注。

【老人福利】老年移民抵加後可即領OAS老年保障金?「贊助移民」老年福利金怎麼算?

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報道,針對加拿大移民的攻擊性言論在網上持續蔓延,最新一輪源於一個不實說法,指65歲及以上的移民在抵達加拿大後可立即領取部分老年保障金(OAS),並且該資金來源于公民的養老金。事實上,盡管存在一些例外情況,但要符合OAS資格,受益人必須是加拿大公民或合法居民,且在加拿大居住至少10年。

雙腳水腫恐血管堵塞?握拳30秒自測中風/心臟病風險 醫生教6招護血管

【血管健康】保持血管健康可預防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等疾病。有醫生指,當手腳出現4大症狀恐屬血管堵塞徵兆,嚴重者甚至會引起中風及心臟病等。要了解自己的血管健康水平,醫生表示原來只要握緊拳頭30秒,已可自測血管的健康情況。

「最暖法官」Frank Caprio胰臟癌病逝 留意「癌王」8大徵兆 出現1種腹痛恐中招

獲封「世界上最友善法官」的美國法官FrankCaprio,自2023年底確診胰臟癌後日前再度入院,最終不幸於周三(20日)病逝,享年88歲。胰臟癌早前難以發現、致死率高,因此有「癌王」之稱,同時亦為香港第4大致命癌症,到底有哪些症狀可以及早發現患癌?

防中風/心肌梗塞 中醫教按2穴位通血管/改善胸悶 必喝1款「護心茶」補氣血

心臟病是香港致命疾病的第3位,2023年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已逾7,000人。若不幸出現急性心肌梗塞、心臟病發更會危及性命。有中醫師建議高血壓、心肌梗塞患者可透過按穴位、中藥茶、運動等3大方法,幫心血管復原回春,改善病情。

早上刷牙可防大腸癌!醫生列10大護腸法則 吃這種糖助整腸

早上刷牙可防大腸癌?有專家表示,大腸癌風險與刷牙習慣息息相關,每天早上刷牙就能簡單防大腸癌,並列出10大護腸法則。哪些食物對腸道健康最有益?中年開始應少吃哪1類食物?

新冠疫苗自費100元開先例 亞省年棄40萬劑損失逾4千萬

【星島綜合報道】亞省政府周五(22日)宣布,今年秋季起,必須自費接種新冠疫苗的省民要自付100元的費用。

心臟病|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高5倍 有睡眠窒息更高危 醫生教把脈自測風險

日常生活中,在緊張時偶爾感到心臟「卜卜跳」或心跳加速屬於正常。但如果不時感到心跳時快時慢,失去規律,並伴隨心口痛、心悸、頭暈等症狀,可能是心房顫動的訊號,就要盡快求醫,以免出現中風或心臟衰竭併發症。心臟科專科醫生郭俊傑向《星島頭條》講解心房顫動症狀、成因及治療方法。

男子常頭暈被揭恐中風 常吃2種食物通血管 不用手術逆轉中風危機

要預防中風,從哪方面入手最有效?一名男子因經常頭暈求醫,求醫後發現他有較高的中風風險。為了避免接受手術,他聽從醫生建議,常吃2種有助通血管的食物,在始終沒有接受手術的情況下,一年後最終成功逆轉原本相當高危的中風危機。

【讀書明理】凍齡有何不妥(下)

【譚瑞玲專欄】日本心理學家佐藤真一在《練習好好變老》一書中,明明正向地激勵長者在遲暮之年,仍可持續成長和發展,卻反過來又説,要努力經營才可以達到目標,難道他自己也年屆六旬,都不知道老人家已體衰力弱嗎?

【讀書明理】凍齡有何不妥?(上)

隨著科技及醫學的進步,不少長者比起上一代的公公、婆婆,看起來確是年輕不少。當然亦由於很多即使上了年紀,仍努力不懈護膚保養,小心飲食,勤於運動,身體機能得以減緩衰退。那不是求之不得嗎?

底褲自測健康?醫生揭4色分泌物藏疾病先兆 排卵期出血恐患子宮癌/子宮肌瘤

底褲可反映婦科病先兆?有醫生指,女士如發現底褲出現不同顏色的分泌物、異常出血、氣味等等,都有可能是患上婦科病的警號,嚴重者甚至可能是患上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或宮頸癌的早期徵兆,切勿忽視!

不是橄欖油!醫生揭這款油防脂肪肝/降血糖 每日吃30克3個月見效

說到健康好油,不少人都會想到橄欖油。不過有醫生引述研究指,有一款好油的的穩血糖功效,甚至比橄欖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優秀,有效預防糖尿病、脂肪肝,而且只要每天攝取約30g就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