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專欄
【港青在加國075】買車的掙扎
首先,以我為例,我住在北約克,這裏的公寓大多都連車位,比起香港月租車位動轍要價港幣四、五千元,已是節省了一筆錢。如果住在獨棟房屋或鎮屋,車位更不是問題。而外出時,許多購物或飲食廣場的停車場都不用收費,只有在Downtown或路邊的公共收費車位,才需要付款。若是在香港,以尖沙咀為例,周末停車費分分鐘高達每小時港幣4、50元,吃一頓飯的時間,可能便要繳付港幣上百元停車費。
【港青在加國074】口罩和自由
【專欄】早在兩、三個月前,多倫多已移除強制戴口罩的規例,就算在商場內,人們也可以除下口罩。不過,相比起歐洲,多倫多人對防疫還是頗為警戒,直到最近天氣逐漸轉熱,才多了許多人除下口罩。
【港青在加國073】無限書店挑戰!
飢渴難耐,到TimHortons喝了杯凍咖啡,再坐地鐵到BloorStreet。這區已經很接近Downtown,周圍高樓林立,反倒像尖沙咀一樣,便沒有了看景色的興致。在那裏的Indigo找到一本喜愛的書後,心有不甘但滿懷幻想的我,又乘巴士返回Eglinton,到BMV作最後衝刺。可惜五個小時後,店裡書籍沒有多變,惟有回家。
【港青在加國072】深夜食堂
【專欄】以前在香港,有時候睡不着或熬夜等球賽開始,假如弟弟還沒睡就會利誘他跟我去吃宵夜,因為請客的是我,所以他總是很樂意。我住在深水埗,宵夜選擇非常多,單單是串燒一街之隔已經有數間選擇,茶餐廳、車仔麵、腸粉、盅飯,全在五分鐘步程內。
【港青在加國071】防水的加拿大人
【專欄】最近一直下起綿綿密密的細雨,令人不勝其煩,不過雨下多了,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加拿大這裡的人好像都不太喜歡打傘。其實以前我對外國人不喜歡雨天打傘這回事也略有聽聞。但當你親身體驗過,才發現他們是真的用行動證明自己不喜歡打傘。因為即使下起大雨,他們也彷彿無懼無畏,只是用帽子遮住自己的頭或是把風衣當作雨衣,而在街上打傘的人可謂寥寥可數,偶然看到打傘的,都是亞洲人的面孔。
【港青在加國070】精妙的多倫多劇院
【專欄】第一年到多倫多,便十分幸運地遇上「多倫多開放周」,這個活動因疫情緣故,已闊別多倫多三年之久。而這次開放周更破天荒開放100多座建築,據說是歷年來最多。
【港青在加國069】自己糭子自己包
【專欄】以往在香港,我家沒有特別慶祝端午節的習慣,充其量在前一晚「斬料」一家人吃頓飯。正日當天則吃糭子就了事。小時候,我甚至有點兒討厭端午節,雖然可以放假一天,但偏偏一整個上午都在播放沉悶的龍舟比賽,一點趣味都沒有。而且糭子雖然美味,但往往最後成了苦差,因為親朋好友都會送來糭子作為問候,讓雪櫃堆滿了糭子,多起上來,可以早餐和午餐都是吃糭,連着吃一個星期都吃不完。
【港青在加國068】初試加國醫療系統有驚喜
【專欄】入境加拿大時只可攜帶三個月的藥量,甚或只可帶90粒,真令我感到忐忑不安。有着長期病患,總是擔心藥物會很快吃完,但又沒有足夠財力負擔醫藥費。安省的醫療保險計劃OHIP需要申請人任全職工作,因此初來到埗時只找到兼職的我,便只能靜靜看着藥瓶愈來愈輕,體重也隨之而愈來愈輕。
【港青在加國067】不忘端午節翌日
【專欄】上周四過了在加拿大的第一個端午節。以往在香港,這天其實也沒甚麼特別,只是有一天假期。小時候全家都會在家吃糭和看龍舟比賽,長大了就沒有再看龍舟,糭子卻越吃越多,總是跨越不了這第一道通往瘦身之路的難關。
【港青在加國066】隔牆有耳
【專欄】來到加拿大後,迎來新的生活、新的居住地方,每樣東西都令我頗為滿意,但當然也有令人不滿意的地方,要說到最令我難以忍受的,肯定是房子的隔音效果。其實我也不知道是我租的那所房子有這個問題,還是所有加拿大房子都存在這個問題。
【港青在加國065】這年夏天,我開始打棒球……
【專欄】自二月起,就總是問本地人何時才會回暖,每次都得到「下個星期、下星期便暖了」的答覆。加拿大的冬天雖然都有許多樂趣,例如可以滑雪,但低温確實令人不自覺的昏睡和死氣沉沉。
【港青在加國064】又愛又恨加國小黃花
這些小黃花原來長熟了就是蒲公英,隨着黃花凋落,就會長出毛絨絨的小球,上面那些小絨毛便是種子,待風一吹,便會飄到各處。絨毛隨風飄揚的畫面或許很唯美,實際上卻意味着那驚人的繁殖力,像傘兵飄到整個範圍。小黃花生性霸道,總是橫貼着地面而生,而且和小草們爭奪泥土養分,她們扎根之處往往寸草不生,或者殺得小草都虛弱枯黃地躺在地上。
【港青在加國063】我想搬屋,但⋯⋯
【專欄】在這個公寓單位已住了接近半年,雖然不是十分差勁,但幾個人住在一起,自然便想找一間面積更大的房子,而不是只有八百多呎的單位。上年找房子時不斷看到心儀的目標,看了又看,也試過租十多間房子但都被拒絕,希望愈大,失望真的愈大。
【港青在加國062】那夜煙花四飛
各式各樣的煙花飛到天上,點亮漆黑的夜空,大約持續了十分鐘,直到聽到警車的鳴笛聲才稍歇一下。本來以為「煙花匯演」就此完結,但過不了多久又傳來煙花爆破聲,看似轉移了陣地,今次只聞其聲不見其「花」,當我這麼想的時候,剛才放煙花的位置又死灰復燃,不知道是兵分多路還是有其他勢力參戰,一直持續至深夜。
【港青在加國061】把煩惱留在加國的露台
【專欄】最近天氣轉暖了,塵封已久的露台總算被解禁了,自從一月搬進了這居所,因為天寒地凍,基本沒怎麼使用過這個露台。特別是住的層數也比較高,冬天的時候,吹進露台的不是寒風就是白雪,露台時不時積下一大堆雪,總之就是生人勿近的禁區。
【港青在加國060】第一次停電
【專欄】寫此文之時,已「拖稿」好一會兒了。這周身體不適加上香港諸事繁忙,經常要半夜致電香港處理,我本來已睡得少,現在更加睡不了。因此寫稿時,大腦完全無法拼湊出任何句子,也不知應該寫甚麼題目。
【港青在加國059】又一個不眠夜
為了和香港親友通電話,往往都要算準時間,利用行程間的夾縫才可以談上話,例如香港的晚上七或八時,正是這邊出門上班的時分,只好在上班路上於巴士快速講個電話。不過,比起面對面的陪伴和交流,這可遠遠不夠。
【港青在加國058】多倫多街頭驚嚇奇遇記
住加已久的友人曾在我們出發前提醒,多倫多市中心比較危險、龍蛇混雜,但早已在那裡預訂了Airbnb居住一個月,便唯有硬着頭皮應付。還記得有一天清早乘地鐵到北約克地區看待租的單位,途中看到街邊有一個帳篷立了起來,旁邊坐着一個目測30歲的女子正抽着煙,或者可能是大麻?不管了,我們三人急忙走到地鐵站,漸漸忘記了她。
【港青在加國057】加拿大一盅兩件
【專欄】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酒樓,加拿大當然也不例外,須知道很多點心師傅都在上世紀移民到這裏來,或自立門戶或替人打工,靠蒸籠和技藝闖出一番事業。那些甚麼都沒有,靠着滿腔熱血往外闖的老移民,落地第一份工很多都選擇酒樓,或樓面或洗碗,捱到今時今日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