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專欄

【純一專欄】多倫多年輕人熱門聚集地 —— Ossington

【港人移加292/純一專欄】位於多倫多市中心西邊的Ossington,是我周末常去的地方。小店眾多,包括多國菜餐廳、酒吧、咖啡店、時裝精品店等,是年輕人的熱門聚集地。

【佚民專欄】方便的雙刃劍

【港人移加291/佚民專欄】在家工作了將近四個月,作為一個對煮食毫無概念的懶人,每天的午飯要麼就是兩個即食麵,要麼就是期望室友偶爾會坐同事車,這樣就會留下一輛車給在家工作的我們外出買外賣的機會。雖說最近的茶餐廳只是步行二十分鐘左右,但對已經駕車接近一年半的我們而言,卻像是遙不可及的距離。

【阿朗專欄】加拿大發生了甚麼事?

加拿大這幾年在某些方面的變化很大,特別是經過了疫情的洗禮。這位YouTuber主要提及了幾個方面,包括治安變差、房租失控、福利傾斜,毒品合法化等。變化之快,影響之大,不單單對於我們這幫只來了加拿大不久的人有深切體會;對於一些我認識,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對他們來說也是感同身受。

【咕菇固專欄】阿恆的故事:一事無成

【港人移加289/咕菇固專欄】從香港回來後,阿恆意志變得有點消沉,但無礙他上班的步伐,畢竟生活還是要過。特別是過去兩星期都是無薪假期,這個月注定是要乾巴巴的過日子。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再過多兩星期,他就儲滿了一年的工作時數,可以申請PR,算是沒有白來一趟,很快他在這裡就有一個真正的身份。

【葉珮泓專欄】你必須很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港人移加288/葉珮泓專欄】以前在香港,總笑言香港人「勤力過新界隻牛」,殊不知北美工作環境根本有過之無不及,誰說歐美地區生活節奏慢?人家只是精力旺盛,才可以「Workhardandplayharder」。

【純一專欄】多倫多精品酒店

加拿大的酒店昂貴,五星級的房間一晚得五、六百加幣,而且就算是國際集團如喜來登,酒店質素都很參差。加上加拿大並不流行staycation,酒店都沒怎麼推出優惠。有時候很想週末去一趟staycation,都不忍花那麼多錢在多倫多住酒店。一來不值得,二來我自己本身鐸叔。

【佚民專欄】搬省的覺悟

【港人移加286/佚民專欄】昨晚和一位在多倫多認識了兩年的前同事餞別,可幸的是他並不是回港,而是搬省。之前與他一起工作時已經知道他有這方面的想法,當時甚至特地抽空到不同省分作初步觀察,只是那時還未定下目的地而已。現在得知他已經一切準備就緒時,固然不甚錯愕,畢竟他一向都是行動力十足的人,更多的當然是希望他事事順利,能夠盡快融入異地。

【阿朗專欄】普拉提式與身體對話

【港人移加285/阿朗專欄】多倫多的夏天已經正式來臨。前一陣子,有一兩天,日間氣溫達到攝氏30度。整個城市都活躍起來,人們也展現起活力,開啟跑步,踏單車,野餐,露營等的戶外活動。

【咕菇固專欄】阿恆的故事:不如不見

【港人移加284/咕菇固專欄】阿恆來了加拿大已經即將一年,雖然工資並不算高,但東湊西湊節衣縮食也總算把機票錢湊了出來,而且還是張國泰的直航機票。雖然是貴了一點,但想到可以見回那些熟悉面孔,阿恆內心還是覺得是值得的。

【葉珮泓專欄】多倫多整骨記Osteopathy

【港人移加283/葉珮泓專欄】在多倫多,脊醫和整骨是受管理的專業,有完善的訓練和牌照制度(或者整個加拿大,但由於省之間的制度可能有所不同,所以準確起見在查證前先不一概而論)。

【純一專欄】Barre是什麼?精品健身房又是什麼?

【港人移加282/純一專欄】承接上篇文章,上星期我到了滿地可出差。連續三天的展銷會使我身心疲累,雖然如此,但還是有趣且新鮮的體驗。每天工作完結,晚上我和同事都會去吃晚餐,飯後散步放鬆心情。

【佚民專欄】家中掀起健康熱潮

以前在香港生活時有母親嚴苛的看管,家裡幾乎從來沒有出現過可樂、檸檬茶之類的飲品,口渴又不想只是喝水時,通常就只有牛奶的選擇。想來是人在加拿大,山高皇帝遠,又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室友,很快便有了每日一汽水的習慣。一年下來,雖然身體不是有甚麼明顯變差的跡象,體重也沒有多少變化,但還是覺得這種生活習慣真的不太健康。

【阿朗專欄】旺市特賣場購物之行

【港人移加280/阿朗專欄】一直聽朋友說在加拿大的特賣場內,出售的衣服鞋履價格都很便宜,特別是轉季的時候,而且都是知名的大品牌,款式及質量都有所保證。實際上,到達多倫多這一年多的日子,基本上沒有添置新的衣服鞋履。兩位小朋友所穿著,從香港帶過來的衣服,都已經不稱身了。上星期的週末,趁著天朗氣清的日子,於是帶著尋寶的心態,駕車和太太前往旺市的特賣場,VaughanMills。

【咕菇固專欄】移民L

【港人移加279/咕菇固專欄】這個長假期進場看了《填詞L》,原以為一部熱血的追夢電影,完場後卻發現了是部異常現實的電影。不知道是否移居到了多倫多,看過了這部戲卻是異常感觸,可能是在加拿大看電影的日子真不算多。畢竟都是英文電影,對我而言難度有點高,而這次進場又是熟悉的港產片,不過最重要的是從主角的身影經歷看到我這個「移民L」的影子。

【葉珮泓專欄】解決負能量

【港人移加278/葉珮泓專欄】許多本地人都說從前的多倫多並不是這樣,然而從我所知,其實交通一如既往地差,但人的滿意指數卻下降了不少,我猜大抵因為人們對生活的期望不外乎「不進則退」,世界每天在進步,但好些東西,如交通一如既往地差勁,甚至多了安全問題,試問又怎能滿意呢?

【純一專欄】Billy Bishop Airport 多倫多的小機場

【港人移加277/純一專欄】適逢展銷會旺季,這個禮拜,我要到滿地可出差。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公司安排了我們從downtown的BillyBishop機場出發,需時不足一小時就到達滿地可。雖然我在多倫多住了近十年,但從來沒有由BillyBishop機場出發旅行,每次都從皮爾遜機場出發(離家比較近),所以算是個新鮮的體驗。

【佚民專欄】小不忍,煩得很

【港人移加276/佚民專欄】自小購物慾不大,在香港長大也一直睡大廳,私人空間不多,屬於自己的東西自然便少之又少,每年大掃除又定時斷捨離,臨近出發到加拿大前幾乎沒有花太多時間便清理好家裡小小的角落。但來到多倫多與室友同租兩年來,有了自己的房間,看到還有不少空間,心裡潛藏的惡魔便出現了,為了方便自己,買了不少以往從來只敢遠觀而不敢購入的東西,雖說實用,但又未至於是必需品。

【阿朗專欄】與多倫多生活共存

【港人移加275/阿朗專欄】隨著港人透過救生艇計劃移居加拿大的日子越久,大家的話題從當初如何申請簽證,到埗安頓,讀書工作,入紙申請永久居留權,到現在討論審批時間的漫長等待,過程中,同路人都肩並肩地一起在經歷。

【咕菇固專欄】接受平凡

【港人移加274/咕菇固專欄】坦白說,來到加拿大後,相信很多人會不知不覺EMO起來,甚至開始變得厭世,特別是發現許多事情都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職場上的,可能不再從事本行,甚至由一個白領轉做一些勞動工作,或是無端被解僱。很多時就會這樣不知不覺懷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對整個人生的意義產生疑問。偶然的我也有這種時刻,時而思考移民後的方向和前路,也會有種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