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水呛到要小心!1原因增吸入性肺炎风险 营养师教长者安全饮水3招
【吞咽困难】随着年纪增长,长者的吞咽功能开始退化,甚至有机会引发致命风险。有营养师提醒,长者饮水时容易呛到,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遗症,他分享3大建议教长者们安全地饮水,避免“浊亲”或“落错格”。
常喝水呛到小心!1原因增吸入性肺炎风险
营养师苏哲永在Facebook专页撰文指,吞咽困难对于65岁以上长者是很常见的问题。对于吞咽功能退化的长者来说,清水、牛奶、茶等“不稠的液体”其实是隐形杀手,其危险的地方在于流速太快,在他们的吞咽反射还来不及反应时,就已经“落错格”进到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对于年长人士而言,更可怕的却是“无声呛咳”。根据美国语言听力协会(ASHA)的资料,在健康高龄人士当中,约28%人在呛到时是完全不会咳嗽的;部分研究也显示,急性中风患者约有27%出现无声吸入。这些没有被咳出来的液体和附带着的细菌一旦入了肺,就会持续地侵蚀著肺部,引发“吸入性肺炎”。
如何安全饮水免呛到?
他分享3个长者安全饮水的建议,这些建议均符合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IDDSI)的指导原则:
1. 坐直,下巴微收 (Chin Tuck)
这是最基础、也最关键的姿势。长者饮水时务必坐直,下巴稍微往下收,这个动作能缩小咽喉入口,提升安全性。
2. 控制每一口的量
使用容量较小的杯子,让长者一次一小口地慢慢喝,给予喉咙足够的反应时间。
3. 选择适当的容器
选择一些特殊设计给吞咽困难问题人士用的杯子,其特殊设计让使用者在饮水时不需抬头,可避免鼻子卡到杯子,就能轻松维持“下巴微收”的安全姿势。
他提醒,长者们饮水时如果做了以上的调整,却还是在饮食时频繁地咳嗽,进食后喉咙发出“呼噜呼噜”,甚至反复地出现找不出原因的发烧或肺炎,就务必提高警觉。建议带长辈到耳鼻喉科求诊检查,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转介语言治疗师进行治疗。
长者吞咽困难有何健康风险?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长者若有吞咽困难问题,可导致进食或饮水时出现咳嗽或呛到、食物卡在食道不上不下或倒流入鼻、半夜咳醒、口腔异味、流口水等状况,严重可引致吸入性肺炎、气管阻塞,或者导致营养不良及脱水。因应不同程度的吞咽问题,长者应由医护人员评估及提供改善建议。以了进食安全,一般建议吞咽困难长者参考以下原则:
- 避免在精神混乱时进食,例如:刚睡醒时
- 减少进食时的环境滋扰,令精神更集中
- 选择适合长者口部功能的食物质地,例如糊状食物、全黏的(较浓厚的奶油汤)或半黏的(较浓厚的果汁)流质食物。
- 使用合适的食具进食或喂饲,例如较小型的汤匙、粗柄匙、筷子辅助器等
- 保持良好的进食姿势,维持坐姿正确,不宜躺着进食,进食时切忌将头仰后
- 强化口部肌肉运动能提高咀嚼能力,可向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或其他医护人员查询
- 选取高营养食物以摄取足够的养分
什么是吸入性肺炎?
根据香港大学吞咽研究所资料,吸入性肺炎是指是有外物(包括:食物、液体、唾液、分泌物)进入气管和肺部后所造成的肺部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外物不易进入呼吸道。即使少量误吸,正常人一般能够以咳嗽把外物排出。惟身体自我保护机制较弱的患者可能会缺乏咳嗽反应来清除呼吸道的外物,加上吞咽问题可导致咽部的外物反复地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容易发生在长期卧床、中风、昏迷或有吞咽困难的患者,除了增加住院时间,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