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拿比居民反對住宅「一改多」成醜陋巨屋 市議會急限制建築規模
【星島綜合報道】卑詩省本拿比市各地湧現的新型多戶住宅,因規模之巨大引發公眾爭議,這促使該市議員開始嚴格限制多戶住宅的建設規模,因此本拿比的多戶住宅規模將縮小,並配備更多停車位。
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本拿比市位於溫哥華以東,人口約25萬。該市於去年7月引入了新的多戶住宅,當時省政府要求卑詩省大多數市政當局允許在獨立屋地塊上建造4至6單位的住宅。
本拿比以其在郊區擴張而聞名,高樓林立,如今,該市31,000幅原先為獨立屋的地塊上,都允許建造多戶複合式住宅。
根據本拿比的多戶住宅附例,允許建造後巷屋、3單位及4單位複合式住宅、後院小屋,建商原本可以建造高達4層的住宅。
但經過上周二的市議會投票,未來的多戶住宅將減少到只能蓋3層樓,建坪將減少33%至60%。並且要求開發商規劃停車位的最低數量也已增加。
本拿比居民、退休專業工程師奧米拉 (Tim O’Meara) 說,直到他家對面的一間複合式住宅開始施工時,他才知道那裡已經獲准改建成多單位住宅。
奧米拉說:「現在大家仍然駐足觀看這棟建築。它真是太特別了,那裡以前只有一棟小平房,顯然在今天看來,這可能不太合適,如今在那裡建造的建築簡直是龐然大物。」
奧米拉表示,他擔心這會對鄰近的房產造成視覺上不適宜的感受,進而影響人們的房地產價值。
前卑詩省議員、本拿比居民柯瑞根(Kathy Corrigan)批評,省市政府「完全放棄了對社區的責任」。她指出,西溫和新西敏(二埠)等其他城市也反對省府允許獨立屋改建複合式住宅立法。
本拿比市長侯邁豪(Mike Hurley)表示,市府正在傾聽居民的心聲,而不是屈服於「鄰避主義」(NIMBY)。
他說,幾個月來他一直聽到居民的抱怨,其中不乏一些通常不會表達擔憂的人。
侯邁豪說:「他們並不反對改變,但他們反對走極端,有些人覺得這太過分了。」
他表示,市政府一直在努力應對省政府的強制規定,他稱這些規定是「一刀切」的做法。「當你看到這些建築與20世紀50年代的平房並排而立時,它們看起來相當簡陋。」
侯邁豪表示,他更傾向於將多戶住宅的面積建造在1,400至1,900平方呎之間,而不是像他所說的建商之前建造的那樣,將複合式多戶住宅的面積建造在2,600平方呎之間。
他警告說,雖然其他城市可能反對省級立法,但卑詩省政府正準備嚴厲打擊那些阻礙建設的市政當局。
(圖:加通社資料圖片)
V1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