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针》预测全球癌症死亡个案 2050年恐达1800万人 哪种癌症杀最多人?

【防癌/癌症/致癌】癌症是港人的头号杀手,2023年的登记死亡的人数中有26.2%死于癌症。有权威研究预计,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将在未来20年内激增75%、恐达1800万人;科学家却指全球42%的癌症死亡与吸烟、肥胖等风险因素有关,是可以预防的?
国际权威期刊《刺针》近日发表一项研究,评估了1990年至2023年间、204个国家共47种癌症的病例和死亡率,团队并预测了未来全豉癌症的走向:






研究有何发现?
研究团队指,1990年起,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已增加超过1倍,2023年达到1,850万例;全球癌症死亡人数上升了74%,达到1,040万人;预计到2050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将增加61%、至3,050万宗。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将上升近75%、达1,860万。
1990-2023年间,癌症病例及死亡人数的增幅最大的国家依次为黎巴嫩、赤道几内亚和老挝,癌症死亡率分别上升了80%、72%和55.8%。癌症死亡人数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分别为哈萨克斯坦(-58.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6.8%)及新加坡(-48.4%);中国排名第7位,死亡人数下降了43.2%。
逾4成病例可预防 由生活习惯引起
研究团队指,人口增长与老化,加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正助长了癌症病例及死亡数字问题;科学家呼吁各国政府须处理肥胖与吸烟等癌症风险因素,以控制全球的癌症医疗负担。研究团队发现,2023年全球诊断最多的癌症是乳癌(合并两性计算),肺癌(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肿瘤)则是癌症死亡的主因。
团队指出,全球高达42%的癌症死亡与生活习惯因素有关,包括:
- 吸烟
- 不健康饮食
- 高血糖
- 接触毒素
烟草使用导致了全球超过1/5、癌症死亡率占21%。在低收入国家中,主要的癌症风险因素为不安全性行为,占癌症死亡率的12.5%。研究团队敦促政府扩大早期癌症筛检计画,以提高患癌的存活率。
肺癌、大肠癌成港人癌症死亡率首2位
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资料显示,香港首5类致命癌症依次为肺癌、大肠癌、肝癌、胰脏癌及乳癌,2023年按性别划分首5类致命癌症包括:
致命癌症 |
男性 |
女性 |
1 |
肺癌 |
肺癌 |
2 |
大肠癌 |
大肠癌 |
3 |
肝癌 |
乳癌 |
4 |
前列腺癌 |
胰脏癌 |
5 |
胰脏癌 |
肝癌 |
哪些人较易患上癌症?怎样减低患癌的机会?
卫生署资料显示,超过1/3的癌症死亡个案是由可改变或可避免的行为和环境风险因素所造成,包括:
- 吸烟
- 饮酒
- 不健康饮食,例如进食大量红肉和加工肉食
- 缺乏体能活动
- 超重和肥胖
- 慢性感染某些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和伯基特淋巴瘤病毒
- 过度暴露于阳光、太阳灯或其他来源的紫外线辐射
- 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污染
- 透过环境或工作场所接触到致癌物
另一方面,癌症的风险会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家族史和遗传因素亦会增加患上某些癌症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约30-50%的癌症是可预防的,改变或避免一些风险因素能有效减低患癌机会,例如:
- 避免吸烟和吸入二手烟
- 避免饮酒
- 保持均衡饮食
- 多做体能活动
- 保持健康体重和腰围
- 接种预防乙型肝炎和HPV疫苗
- 防止被阳光过度照射
- 遵从职业安全健康规定,包括在适当情况下使用保护装备,以减少在工作场所接触到致癌物
- 采取安全性行为
资料来源:《Daily Mail》、《刺针》、政府资料、卫生署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