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有口福】海胆海参9成运中国 象拔蚌劈价一半 华洋名厨合力推广
【星岛综合报道】加拿大盛产华人视为珍馐美馔的象拔蚌、海胆和海参,然而本地人少有品尝,这些海产有95%出口至海外市场,主要目的地是中国,大温以外的加拿大食家难获分享。
今年3月20日,中国对加拿大海鲜产品开征了25%关税,对上述几种海产的捕捞业者造成的打击尤其明显,产品价格在一夜之间暴跌。
加拿大人普遍并不热衷于吃象拔蚌、海胆和海参,究其原因被威廉王储一语道破,他曾形容这些是“卖相最令人感到为难”的其中一些食物。
曾夺得《加拿大顶尖大厨》(Top Chef Canada)季军的温哥华华裔名厨卢亮燕(Dez Lo)(最上图左)也承认:“人们多是害怕外观怪异的东西。”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几十年来,这些海鲜有多达95%被输出海外,几乎全部运往中国,华人对这类美食趋之若鹜。
她以海胆为例,说道:“你看到着它,会想,这是什么东西?是一种武器吗?但一旦你尝过一口,就无法抗拒了,那种鲜甜的滋味和浓郁的口感。”
早在1970年代,象拔蚌在卑诗省是下价海鲜,在渡轮上的周打蚬汤也会吃到。如今,售35元至50元一磅。
日本料理会把象拔蚌薄切,做成名贵的刺身,中菜厨师则会轻轻一灼或快炒,以热荤上碟。
卢亮燕说:“烹调功夫并不复杂,但需要有高超的手艺。”
相关新闻:【特稿】蛇年前夕主厨与鱼商共冶一碗粥 寓意丰衣足食送祝福
俱往矣,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代表卑诗省55家象拔蚌和马蚌持牌捕捞者的潜水捕捞者协会(Underwater Harvesters Association)市场经理林赛(Katie Lindsay )说:“三月的那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中国要对卑诗省的象拔蚌和马蚌征收25%的关税。”
出口市场瞬间几乎消失,影响了这里海岸数十个渔民家庭。象拔蚌、海胆和海参,都是由持牌的商业潜水员以人手采捕,他们大多来自家庭式作业,技术世代相传,其中不少是原住民。这是一种艰巨、危险且费力的工作,但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出口商不内销有因
这门捕捞业曾经历2020年新冠疫情引致的市场萎缩,以及2021年世纪热浪导致超过10亿海洋生物死亡的浩劫,然而,目前关税引发的危机更大。
“关税实施后,象拔蚌的价格立时暴跌了一半,把我们杀个措手不及。”本身是象拔蚌捕捞业者第二代的林赛续说:“过度依赖中国令我们面对风险。于美国而言,特朗普每天都在改变主意,但要中国改变决定,则需要很长的时间。”
业界不是未尝试过实现市场多元化,但加拿大每个省都有各自的协会负责管理。
林赛补充说,他们也想把这些取自海底的美食送到大温地区以外的加拿大消费者手中。“但建立市场面临着重重障碍。很多厨师都想得到这些海产……但我们的出口商并不在加拿大的其他地区销售。”
这些都是宝贵的渔业资源。据估计,象拔蚌的出口市场每年约值5,000万元,海胆约2,100万元,海参约1,500万元。
不再倚赖单一市场
不过,中国人的损失可能成为加拿大人的口福。这些外貎不太讨好的海鲜,有着的鲜美的滋味和独特的口感,能在海外广受食家青睐,必有因由。
新成立的卑诗潜水渔业协会(B.C. Dive Fisheries Society)正在把焦点放眼到本国市场。
要打破人们固有观念,推广那些他们未必尝试过的产品绝非易事,因此,协会特别筹办一个“潜水捕捞海鲜盛宴”(Divers' Catch Gala),将于下周六(20日)在列治文举行,届时云集本地全明星阵容的华洋名厨,展现卑诗省潜水捕捞者采获的海鲜,有多么丰富的可塑性和美味。(见另文)
参与的名厨除了卢亮燕外,还有Ned Bell (Hatch Hospitality)、Will Lew (Pacific Reach)、Bobby Milheron (Homer St. Café and Bar, Maxine's Cafe and Bar and Tableau Bar and Bistro)、Welbert Choi (F.I.S.H.)、Alex Kim (Five Sails)及 Bo Li (渔人)。
盛宴门票预售价为138.88元,而专为业界人士而设的预热交流活动“Industry Mixer”门票为88.88元。详情可参阅以下的主办单位官网。
相关新闻:顶尖名厨齐聚列治文潜水采集海产宴 推广卑诗海洋到餐桌理念
图:diverscatchbc.ca、路透社
V2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