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語冰-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8%aa%9e%e5%86%b0-%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79
最大页数: 8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69251, 7261895, 7257618, 7240214, 7240140, 7233869, 7215692, 7206760, 7200512, 7193570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6-28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1】我似乎找到了長胖的原因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1】回中國一趟,重了三公斤。雖然預料到這個後果,還是有些沮喪。

我不免想推卸責任。我心想,這一個月,熱得汗水自動淌,而且又沒躺在家裡,而是東奔西走,爬山涉水,尋幽探秘,走親訪友,一天也沒閒著。何況我很小心,中午吃「大餐」,晚上就斷食,就是怕長胖。可是還是長胖了。

必須只能讓中國菜背鍋,尤其我家鄉華南地區的菜。

列舉一下菜名:爆炒肥腸,梅菜扣肉,蒜蓉排骨,剁椒魚頭,青椒土雞,酸辣雞雜,農家小炒肉,孜然牛肉......再加上一鍋煮百樣的黃油老火鍋!哪一樣不是重油重鹽重口味?哪一樣不是讓人長胖的?

還有碳水。平時不吃碳水的我,回國怎麼可能不吃粉麵?就衝著懷舊和鄉愁也要吃的。碳水一開吃,越吃越想吃。我在暈飯的昏沈中體驗到頭腦迷糊的「快感」,就和酒精帶來的感覺一模一樣。

但是我雖然胖了,我看到的中國人也不胖啊。

體制內的和口袋裡有錢的,當然不胖,而且風度翩翩,就和美國的中產一樣。但是街頭商販,的士司機,打工人,也不胖。這一點和美國不一樣。

倒是我幾個親戚的孩子體型令我心驚,二十歲上下的孩子,那麼「魁梧」。到他們吃飯時點外賣,叫大份的肯德基,我家不喜歡吃中餐的小朋友也跟著吃了幾頓,我似乎明白了什麼。

我想起去年帶小朋友去美國玩時他觀察到的現象。美國人「胖」,當然只能算刻板印象。但是小朋友的眼睛,不巧證實了這一刻板印象並非空穴來風。

美國人胖的,當然只是滿大街的「老百姓」。美國老百姓隨便做份工作,就能衣食無憂。但是卻也僅僅就是最基本的「衣食無憂」,保證不會挨餓受凍就是了。巧了,剛好滿大街都是快餐。各種漢堡三明治披薩汽水,應有盡有,不但方便,而且在老百姓的可負擔範圍內。於是,「養活」,這個曾經的世界第一難題,在美國早就輕而易舉實現了。

不但實現了,而且超越了。不但養活了,而且養胖了。

所以這到底是人類系統設計出了bug,還是本來就是精英們的解決方案?不得而知。畢竟,這個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畢竟,人一「暈飯」,腦子就迷糊了。迷糊不要緊,開心就行。「人活著,至緊要就是開心」。這句話是哪部電影的台詞來著?我忘了。

但是為「養活了十四億人」而驕傲的我的母國,胖子還是不多呀。所以我變胖,不能讓中國菜背鍋。只能怪我自己吃多了。

不但吃多了,而且度假中,沒有壓力。我似乎又明白了什麼。

美國老百姓之所以更胖一些,因為壓力小啊。美元統治全世界。全世界人民供應美國人。就這樣,美國人還嫌不足,因為人是不會進行橫向空間比較,只會進行縱向時間比較的。於是美國人選出特朗普,讓全世界人民為美國的問題背鍋。

相比之下,我這一個月感受到的家鄉,壓力無處不在。

年輕人壓力大,既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對象,「成家」和「立業」這兩件人生大事,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年人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小,還背了一身債,一天不幹活都不行。老年人壓力也大,早年底子差,身體頻頻出問題,為了拿幾個免費雞蛋,做幾次免費理療,不惜掏幾千上萬,把神奇「治療儀」請回家。體制內的倒是鮮衣怒馬。他們有沒有壓力?也有的。就不展開說了。

所以大家都一樣焦慮,一樣緊張,一樣奔波,一樣操勞。想胖也胖不起來呀。

度假結束回家,生活回到正軌。小朋友天天念:「I miss China」每天好吃好喝好玩的日子,不想念才怪。但是那不是常態。開學了,該收心了。

我想起上學年小朋友經常和我說的一句話:「Why can’t you give me some normal food?」他想吃正常食物,意思就是說,他想吃三明治,披薩,意麵,米飯,而我不提供這些他的同學們每天都帶的好吃的「正常」食物。

我還是不會常規提供,最多偶爾。繼續和小朋友鬥智鬥勇吧。

鬥鬥更健康。聽說,大碼模特巨幅廣告牌在美國也不是人人都欣賞。大概率這是真的。

 

撰文:語冰

圖片:Pexels

---------------------------------------

作者簡介,湖南人,廠礦子弟,移加二十餘年。兩個孩子的母親。重構寫作者。

-----------------------------------------------

T05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密市13歲童過馬路被撞  父親不滿警方調查緩慢  自行尋獲涉事司機

【消費情報】本周各大華人超市最新優惠出爐(9月12日起)

【這三個品牌注意】2萬SUV需召回維修 涉除霧器或擋駕駛視線

【食物過敏】為何加拿大比香港易誘發過敏?醫生拆解成因及預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