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柏文市場行情下滑,仍是好的退休計劃選項嗎?

【星島綜合報道】2022年初,加拿大的共管柏文市場似乎永無止境地成長。對於手邊有些餘錢的老年購屋者來說,購置柏文或許是為退休生活做準備的明智之舉。有專家警告稱,3年過去了,柏文市場的崩盤使這些柏文單位成為一項糟糕的投資,尤其是如果你打算把它們當作儲蓄。
據Global新聞報道,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在多倫多近五分之二(38.9%)的柏文是投資性房產,而在溫哥華則是約三分之一(34.2%)。
除了首次購屋者的門檻較低之外,柏文市場也讓利用租金收入快速賺錢變得更容易。
但研究表明,加拿大人對投資柏文越來越謹慎。
民調公司Leger為Rates.ca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30%的加拿大人表示,柏文曾經是一項不錯的投資,但現在吸引力已不復當年。只有11%的人表示他們會購買柏文作為投資,而57%的人則表示,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他們都不會購買柏文。
柏文市場暴跌的情況在多倫多尤為嚴重,多倫多曾是北美最熱門的柏文市場之一。
Urbanation在7 月發布的一份報告發現,大多倫多和咸美頓地區的柏文庫存量在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9%後,升至歷史新高。
糟糕的選擇?
專家警告稱,一些賣家很可能最終會因為幾年前購買的柏文而蒙受損失。
Ratehub.ca的按揭專家格雷厄姆(Penelope Graham)說:「如果這些房屋是在疫情高峰期購買的,或者是在當時購買的預售房,那麼這些房屋的價值肯定會下降,我們不知道它們何時或是否會恢復原價。」他補充說,價值下跌「肯定會影響那些把退休儲蓄集中在柏文的人」。
Bloom Finance致力於幫助加拿大老年人管理財務,該公司行政總裁麥凱布(Ben McCabe)表示:「對許多退休人士來說,柏文曾被認為是通往財務安全的必經之路。如今市場行情卻遠比以往更加難以預測。供應增加、費用上漲以及升值前景的不確定性,使得柏文的風險遠高於以往。」
另一位金融專家表示,購買柏文是一項大型投資,可能會導致投資分散化。
服務加拿大老年人的註冊理財項目規劃師埃文斯(Jason Evans)說:「如果柏文和你的家在同一個城市,這種情況尤其嚴重,因為你將面臨雙重地產市場的風險。」
他補充說:「當你投資柏文時,你只能透過租金獲得它帶來的收入。柏文的本金,也就是柏文本身的價值,在你出售之前是鎖定的。這使得柏文的靈活性不如其他投資。 」
截至7月,加拿大各地的租金已連續9個月下降,這使得租金收入的可靠性下降。
格雷厄姆說:「投資房地產市場的吸引力已經下降。我們看到利率飆升。現在,小房東很難從經濟角度證明自己的價值。」她說:「我們看到很多現有的小房東出售了他們的房屋,想要購買房屋的人數也急劇下降。」
誰想住柏文?
加拿大的柏文越來越小了。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1990年代多倫多柏文的平均面積為947平方呎(約94平方米)。2016年後建造的多倫多柏文的平均面積為640平方呎(約64平方米)。
同期,溫哥華的柏文面積也從平均912平方呎(約91平方米)下降到790平方呎(約79平方米)。
專家表示,這是因為柏文市場開始迎合投資者,而不是最終用戶。
房地產經紀公司Zown的行政總裁拉米茲(Rishard Rameez)說道:「我們與老年人交談時發現,即使他們想縮小住房規模,他們仍然希望擁有一個後院。他們想在閒暇時打理花園,他們想招待客人。不幸的是,柏文無法滿足這些需求。」
Royal LePage地產經紀齊格爾斯坦(Shawn Zigelstein)表示,這使得老年購房者不願出售他們較大的家庭住宅,轉而選擇更便宜、更易於管理的柏文單位。
齊格爾斯坦說:「大多數老年買家都希望盡可能長時間地住在自己的房子裡。」
你還可以在哪裡投資?
金融專家表示,除了將所有儲蓄投入投資柏文之外,還有更好、更靈活的方式來增加儲蓄。
麥凱布表示:「註冊退休儲蓄計劃(RRSP)和免稅儲蓄賬戶(TFSA)等稅收優惠賬戶、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等多元化投資,以及包含增長型和收益型資產的均衡投資組合,可以讓退休人員在避免投機性房產所有權風險和困擾的情況下,實現財富增長。」
埃文斯表示:「對於即將退休的人來說,專注於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的成長通常是明智之舉。資產配置到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工具,可以簡化這一過程。」
對於即將退休的人來說,開始將更大一部分收入存入RRSP或許是個好主意。
埃文斯補充說:「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退休儲蓄,RRSP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職業生涯的後期。在這個階段,收入通常處於峰值,因此RRSP供款可以帶來巨額的稅收減免。」
(圖:星島記者攝)
V11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