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0】「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本源」 讓你當窮人行不行?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80】在香港機場轉機,穿過漫長得好像沒有盡頭的航站樓,去乘客休息區。小朋友左顧右盼,發表感想:「這裡什麼人都有!」
他是在和我們兩小時前剛離開的中國內地機場對比,也是在和他在內地看到的人群對比。過去幾個星期,他看到的是清一色華人面孔,現在在香港機場,不一樣了。
他開始念叨。歐裔,印裔,非裔,亞裔......事實是,世界上各大人種樣本,香港機場都能看到。他奇怪地問:
「香港也是中國。為什麼這裡這麼多外國人?為什麼這裡所有的人都會說英語?」
這個問題太大,我簡單回答了一句:「你回去以後學習一下香港歷史。」

小朋友旅行中觀察到的差異不只這一點。比如坐飛機。我們需要穿過頭等艙和商務艙,才能抵達經濟艙。這兩個艙位和經濟艙的舒適程度區別太明顯,小朋友不可能注意不到。
他邊走邊感嘆。坐定後還要問,我們下次旅行可不可以坐那種艙位。
我直說,爸媽是普通工作階級,坐一次貴艙位體驗一下是有可能的,每次都坐是不現實的。爸媽沒有那個經濟能力。
小朋友是這樣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的。他說,沒關係,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經濟艙就是最舒服的。
這個答案其實不合邏輯,答非所問。但是這就是最好的答案。因為這個世界,大部分時候是不講邏輯的。
這個世界,只講出生,只講差異。

譬如我們從香港機場坐快線進城,經過一排排銅牆鐵壁般的高層公寓。那些巨無霸公寓樓那麼高,那麼寬,那麼密,令人歎為觀止。我心裡不可能不浮現出關於香港人均居住面積的刻板印象。但是我也去過淺水灣,看到過那些掩映在半山綠樹叢中鐵門緊閉的豪宅。
譬如我在中國國內大中小城市看到的雨後春筍般的高層住宅小區。這些無所不在的高樓密密麻麻,切割天空,看得我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可是我也看到了建在風景區的鄉間別墅。別墅前面有打理得整整齊齊的草坪。到夜晚,可以仰望星空。
再譬如,在中國國內帶小朋友逛小城地下商業街。他看著那些賣五元一件十元三件小商品的攤位,不止一次對我說,半天都沒有一個人來買他們的東西,他們怎麼養活自己?
他說,他們好poor。
Poor。可以是可憐,也可以是貧窮。

大哲學家羅素有句著名的話:「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本源。」用大白話說,就是要有差異,才有幸福。再歪曲一下,就是說,幸福是比較出來的。
不過羅素可是如假包換的英國貴族,一輩子衣食無憂。他的比較應該不在貧富方面。於是我搜了一下他的生平,發現他一輩子愛過很多人。於是我瞎猜一下,大概他的比較來自愛情的多姿多彩和求而不得?因為據說這句話的原文是這樣的:「To be without some of the things you wa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appiness.」歪譯一下:要有得不到的東西,才會幸福。
羅素還是矯情啊。讓他到地下商業街去擺小攤,看他還會不會這樣說。
但是羅素是不可能去擺小攤的,因為他「出生在羅馬」。但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是沒有這樣的幸運的。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要起早貪黑,風雨兼程,返工搵食,養家糊口。
那也得活呀。
所以當我聽到小朋友和我說,那些小攤販好poor,我心裡很感動。因為小朋友自然流露的,正是我們人類最寶貴的品質:Empathy。共情,也可以說同理心或同情心。
正是因為能夠共情,這個充滿巨大差異和鴻溝的殘酷的人類世界才不那麼令人絕望。
回來艱難倒過時差,小朋友的心玩野了,依然想和度假時一樣輕鬆自在。晚上下班,我檢查他的中文,新學的漢字一個沒記住。我生氣了。
小朋友苦著臉說:「I tried.」努力過?這不正是普通人的自我安慰劑?和其他社會相比,這個社會對普通人稍微友好一點。但這就是不用努力的理由?我更生氣了。
「你努力過?你足夠努力嗎?你努力以後達到了要求嗎?」
我必須只能板著臉痛心疾首。作為飽經滄桑的成年人,我解決自己思想問題的方式是認知。孩子就不同了。孩子是未來。
這個社會的普通人,更有機會自己書寫自己的未來。但是,不努力是不行的。
撰文:語冰
圖片:資料圖片
---------------------------------------

作者簡介,湖南人,廠礦子弟,移加二十餘年。兩個孩子的母親。重構寫作者。
-----------------------------------------------
T05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