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80】“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 让你当穷人行不行?

【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80】在香港机场转机,穿过漫长得好像没有尽头的航站楼,去乘客休息区。小朋友左顾右盼,发表感想:“这里什么人都有!”
他是在和我们两小时前刚离开的中国内地机场对比,也是在和他在内地看到的人群对比。过去几个星期,他看到的是清一色华人面孔,现在在香港机场,不一样了。
他开始念叨。欧裔,印裔,非裔,亚裔......事实是,世界上各大人种样本,香港机场都能看到。他奇怪地问:
“香港也是中国。为什么这里这么多外国人?为什么这里所有的人都会说英语?”
这个问题太大,我简单回答了一句:“你回去以后学习一下香港历史。”

小朋友旅行中观察到的差异不只这一点。比如坐飞机。我们需要穿过头等舱和商务舱,才能抵达经济舱。这两个舱位和经济舱的舒适程度区别太明显,小朋友不可能注意不到。
他边走边感叹。坐定后还要问,我们下次旅行可不可以坐那种舱位。
我直说,爸妈是普通工作阶级,坐一次贵舱位体验一下是有可能的,每次都坐是不现实的。爸妈没有那个经济能力。
小朋友是这样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的。他说,没关系,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经济舱就是最舒服的。
这个答案其实不合逻辑,答非所问。但是这就是最好的答案。因为这个世界,大部分时候是不讲逻辑的。
这个世界,只讲出生,只讲差异。

譬如我们从香港机场坐快线进城,经过一排排铜墙铁壁般的高层公寓。那些巨无霸公寓楼那么高,那么宽,那么密,令人叹为观止。我心里不可能不浮现出关于香港人均居住面积的刻板印象。但是我也去过浅水湾,看到过那些掩映在半山绿树丛中铁门紧闭的豪宅。
譬如我在中国国内大中小城市看到的雨后春笋般的高层住宅小区。这些无所不在的高楼密密麻麻,切割天空,看得我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可是我也看到了建在风景区的乡间别墅。别墅前面有打理得整整齐齐的草坪。到夜晚,可以仰望星空。
再譬如,在中国国内带小朋友逛小城地下商业街。他看着那些卖五元一件十元三件小商品的摊位,不止一次对我说,半天都没有一个人来买他们的东西,他们怎么养活自己?
他说,他们好poor。
Poor。可以是可怜,也可以是贫穷。

大哲学家罗素有句著名的话:“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用大白话说,就是要有差异,才有幸福。再歪曲一下,就是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不过罗素可是如假包换的英国贵族,一辈子衣食无忧。他的比较应该不在贫富方面。于是我搜了一下他的生平,发现他一辈子爱过很多人。于是我瞎猜一下,大概他的比较来自爱情的多姿多彩和求而不得?因为据说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To be without some of the things you wan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happiness.”歪译一下:要有得不到的东西,才会幸福。
罗素还是矫情啊。让他到地下商业街去摆小摊,看他还会不会这样说。
但是罗素是不可能去摆小摊的,因为他“出生在罗马”。但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样的幸运的。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要起早贪黑,风雨兼程,返工揾食,养家糊口。
那也得活呀。
所以当我听到小朋友和我说,那些小摊贩好poor,我心里很感动。因为小朋友自然流露的,正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品质:Empathy。共情,也可以说同理心或同情心。
正是因为能够共情,这个充满巨大差异和鸿沟的残酷的人类世界才不那么令人绝望。
回来艰难倒过时差,小朋友的心玩野了,依然想和度假时一样轻松自在。晚上下班,我检查他的中文,新学的汉字一个没记住。我生气了。
小朋友苦着脸说:“I tried.”努力过?这不正是普通人的自我安慰剂?和其他社会相比,这个社会对普通人稍微友好一点。但这就是不用努力的理由?我更生气了。
“你努力过?你足够努力吗?你努力以后达到了要求吗?”
我必须只能板著脸痛心疾首。作为饱经沧桑的成年人,我解决自己思想问题的方式是认知。孩子就不同了。孩子是未来。
这个社会的普通人,更有机会自己书写自己的未来。但是,不努力是不行的。
撰文:语冰
图片:资料图片
---------------------------------------

作者简介,湖南人,厂矿子弟,移加二十余年。两个孩子的母亲。重构写作者。
-----------------------------------------------
T05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