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科技
传入的 cat_slugs: %e7%a7%91%e6%8a%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524
最大页数: 15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67836, 7267296, 7267070, 7265817, 7264948, 7264807, 7263920, 7262752, 7262829, 7262615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06

科技|北京科研團隊打造「人工舌頭」 味覺辨識準確率達九成九

 

[星島綜合報道]在人工智能已能精準模擬視覺與聽覺的今天,味覺一直被視為最難數碼化的感官。不過,中國科研人員最近研發出一款以氧化石墨烯為基礎的「人工舌頭」,能夠在液體環境中學習並辨識不同味道,準確率高達九成九,標誌着人類味覺被「數碼化」的突破性一步。

由北京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與多個科研團隊合作研製的這套「人工味覺系統」,模擬人類舌頭的工作方式。研究人員利用氧化石墨烯製成的離子感測突觸元件(GO-ISMD),讓離子在納米通道中流動並產生短暫的「記憶效應」。這種裝置能同時進行化學感測與類腦計算,實現「邊感應、邊處理」的全新模式。

實驗中,研究團隊將酸(醋酸)、鹹(氯化鈉)、苦(硫酸鎂)與甜(醋酸鉛)等代表性物質送入系統,裝置先將味道轉換成電信號,再經由儲層運算及單層神經網絡進行學習,最終能以接近98.5%的準確率區分不同味道。更令人注目的是,裝置亦能辨識咖啡、可樂及其混合飲品,顯示出一定的實際應用潛力。

研究人員形容,這套系統的關鍵在於其「突觸式」特性——電壓脈衝會改變其反應強度,甚至能短暫「記住」先前的信號,模仿神經元與味蕾協作的機制。這種設計為將來的腦啟發式計算和化學檢測提供新方向。

雖然目前的裝置仍屬實驗性質,體積龐大且能耗高,離實際應用仍有距離,但研究團隊相信,隨着製程微型化、多感測陣列整合,以及功耗優化的推進,未來有望在醫療健康、機械人及環境監測等領域發揮作用。

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被視為結合感測、計算與仿生科技的重要里程碑,亦為「人工味覺」開啟更多想像空間。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Charlie Kirk|刺殺查理柯克疑兇曝光  美媒:子彈刻有政治訊息

賀錦麗新書爆料 批拜登連任決定魯莽

墨西哥氣罐車翻側爆炸大火3死70傷 波及32輛車如末日災難電影

$2.2億和牛運香港︱中國老闆疑避衞生要求 虛報出口柬埔寨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