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科技
传入的 cat_slugs: %e7%a7%91%e6%8a%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526
最大页数: 15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69933, 7269111, 7267836, 7267296, 7267070, 7265817, 7264948, 7264807, 7263920, 7262752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3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07

科技|北京科研团队打造“人工舌头” 味觉辨识准确率达九成九

 

[星岛综合报道]在人工智能已能精准模拟视觉与听觉的今天,味觉一直被视为最难数码化的感官。不过,中国科研人员最近研发出一款以氧化石墨烯为基础的“人工舌头”,能够在液体环境中学习并辨识不同味道,准确率高达九成九,标志着人类味觉被“数码化”的突破性一步。

由北京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与多个科研团队合作研制的这套“人工味觉系统”,模拟人类舌头的工作方式。研究人员利用氧化石墨烯制成的离子传感突触元件(GO-ISMD),让离子在纳米通道中流动并产生短暂的“记忆效应”。这种装置能同时进行化学传感与类脑计算,实现“边感应、边处理”的全新模式。

实验中,研究团队将酸(醋酸)、咸(氯化钠)、苦(硫酸镁)与甜(醋酸铅)等代表性物质送入系统,装置先将味道转换成电信号,再经由储层运算及单层神经网络进行学习,最终能以接近98.5%的准确率区分不同味道。更令人注目的是,装置亦能辨识咖啡、可乐及其混合饮品,显示出一定的实际应用潜力。

研究人员形容,这套系统的关键在于其“突触式”特性——电压脉冲会改变其反应强度,甚至能短暂“记住”先前的信号,模仿神经元与味蕾协作的机制。这种设计为将来的脑启发式计算和化学检测提供新方向。

虽然目前的装置仍属实验性质,体积庞大且能耗高,离实际应用仍有距离,但研究团队相信,随着制程微型化、多传感阵列整合,以及功耗优化的推进,未来有望在医疗健康、机器人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作用。

这项研究成果已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被视为结合传感、计算与仿生科技的重要里程碑,亦为“人工味觉”开启更多想像空间。

T10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日自民党总裁选举或5人角逐 高市、小泉拜相呼声最高

俄乌战争|英国哈里王子突访基辅 探望乌克兰伤兵

加大柏克莱分校配合“反犹”调查 向特朗普政府交出160师生资料

Charlie Kirk枪杀案 | 柯克遗孀泪眼现身 誓言继承亡夫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