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242
最大页数: 325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21287, 7321719, 7321337, 7321251, 7321228, 7320381, 7319631, 7319611, 7319523, 7319517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4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2

吃这种面包易水肿伤肾? 医生揭3款不咸食物极高钠 学3招护肾排钠

【高钠食物】吃起来不咸的食物,不代表钠含量低!有医生提醒,有3种食物味道虽然不咸,但钠含量却十分高,容易因摄取过多而有损肾脏健康。医生也教3大方法,有助身体排钠和保护肾脏。

3款不咸食物极高钠 吃这种面包易水肿伤肾?

肾脏科医生洪永祥在节目《如果云知道》中表示,伤肾的原因除了吃太甜外,吃太咸也另一个高危因素。而在日常饮食中,以下3种常见的食物虽然味道不咸,但含钠量相当高,常进食恐有损肾脏健康。

什么食物藏高钠陷阱?

哪些食物暗藏高钠陷阱?

1. 白方包

每100克就含有443毫克的钠;若吃两片厚身方包就超过600毫克的钠,再配搭花生酱、朱古力酱、果酱或肉,钠含量则会超过1000毫克。

2. 冷面

一份简单的冷面,钠含量可高达1200毫克。此外,许多冷面通常为增加弹感,会添加小苏打(过碳酸钠),本身就含大量钠,再加上麻酱本身的钠含量也很高,就容易超出每日钠总摄取量。

3. 柠檬夹心饼干

有研究指出,柠檬夹心饼干中每100克含钠量接近700毫克。这种饼干属于加工食品,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的膨松剂、香精和色素都含有钠,长期食用对肾脏负担极大。

小心3大症状 恐是摄取过多钠

除了上述3种味道不咸但高钠的食物,洪永祥医生提醒,摄取过多隐藏的高钠食物后,身体通常会出现3大症状:

1. 口渴

由于进食含高钠食物后,身体会产生渗透压,导致口渴不止,需要大量喝水来降低渗透压。

2. 水肿

高钠食物通常带有水分,所以进食高钠食物后的第二天的早上,脚、眼皮和脸都会出现水肿。

3. 疲倦

若摄取过多钠,身体通常会处与高张溶液的环境下,人会感到昏沉、疲倦和经常想睡觉。

护肾排钠3大贴士 

洪永祥医生指出,要排出体内过多的钠,他建议可以采取以下3大方法:

1. 多喝水

充足的水分有助于降低渗透压,还可以经大便和汗水从身体排出多余的钠。

2. 运动

透过运动出汗能加速新陈代谢,透过排汗促进钠排出,但要注意先喝水、再运动。

对于行动不便长者来说,可尝试站起来多走动或进行超慢跑,以每分钟约180下的频率持续30分钟。此外,上班人士则可选择中等强度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开合跳或踩自行车,更需要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以上,且心跳达到每分钟130下。

3. 摄取高钾食物

建议可适量红豆水、黑豆水、深绿色蔬菜、香蕉、番茄和奇异果等食物。不过,肾功能不佳者要注意,尤其是肾丝球过滤率低于45分或正在洗肾的患,应避免高钾饮食,以免引发高血钾症,导致肌肉无力或心律不整。

肾病/肾衰竭初期症状 留意小便变化

据医管局资料指,初期的肾病及慢性肾衰竭征状并不明显,较常出现的症状如下:

  1. 小便带血 / 茶色尿(血尿)
  2. 小便带泡沫(蛋白尿)
  3. 小便混浊(尿感染)
  4. 小便赤痛、频密
  5. 小便感困难、不畅顺
  6. 小便排出小沙石
  7. 多尿、尿量减少、夜尿
  8. 腰腹疼痛
  9. 足踝或眼皮浮肿
  10. 血压高

肾衰竭4大高危人士 严重恐洗肾

根据香港医管局资料,当肾脏功能因某些原因长期受到严重伤害,其排泄体内新陈代谢废物的功能受损,身体内的废物会累积,且引发多种身体功能的问题,引发慢性肾衰竭。

当到达末期肾功能衰竭阶段,病人须透过透析(洗肾)或肾脏移植,才得以维持生命。当中,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有较高风险患上慢性肾衰竭:

  1. 糖尿病
  2. 肾小球肾炎,包括红斑狼疮肾炎
  3. 高血压
  4. 先天性肾病及有肾病家族病历

资料来源:《如果云知道》、医管局

专家履历:洪永祥

肾脏科专科医生、现任台湾三军总医院总院(内湖院区)肾脏科兼任门诊医生

T10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66岁女患柏金逊常跌倒 做1运动后行动自如更可减药 80岁也做到!

自测40岁后12大初老征兆 毛巾难扭干恐中招!营养师教必吃6类食物增肌力/抗衰老

常吃3种坚果活到100岁 有效清血管降三高 这种糖尿病人也可吃

小布什年代︱美国近代最具影响力副总统 切尼84岁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