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專欄-跟楓走018】AMD 有望後來居上? 美歐協議減低對俄依賴
【投資專欄-跟楓走018】本週歐盟跟美國達成協議,而市場還是在高位慢慢地拉高。適逢美股大型科技業績期,加上市場進入議息及新PCE 數據,相信出稿時會更加明朗化。
在此之前,想說說近期有一半導體的走勢相當凌厲。雖然目光在半導體方面,大家還是對NVDA 非常關注。但AMD近期的情況根據股價表現, 似乎終於體現出資本市場開始買帳。
現時十大美股市值排行榜之中,其實有3家也跟AMD關係密切,並且近期有合作。 首先與微軟(Microsoft)Azure 合作深化,MI300X AI GPU 正式部署於 Azure 雲端平台。微軟在其 Azure OpenAI 服務中測試與使用 AMD GPU,作為輝達(NVIDIA)之外的替代方案。微軟與 AMD 還合作開發自家的 AI 晶片與軟體生態整合。
此外,與 Meta(Facebook 母公司)合作Meta 確認測試 AMD 的 MI300 系列 GPU。擬將 AMD 的 GPU 納入其訓練 AI 模型的資料中心組合中,降低對 NVIDIA 的依賴。
AMD 也與 Oracle 雲端合作,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部署 AMD Instinct MI300X 加速卡,搭配 EPYC 處理器,進行 AI 訓練與推理任務。Oracle 強調使用 AMD 解決方案有助於成本效益與能效優化。
本來在2024年開始股價喋喋不休地從高位下跌超過$100,為何近期走勢變得樂觀?
相信少不免是資金輪動效應, NVIDIA 漲幅過大、短期技術性超買。 NVDA 在過去一年已上漲數倍,市值超過 4 萬億美元,市場資金可能認為估值過高,開始套利。資金轉向「補漲股」,AMD 視為NVDA 代替品。 相對落後、具補漲空間,是資金輪動的自然受惠者。
其產品與產業利好,它的MI300 系列 AI 加速器出貨上升,AMD 的 MI300X GPU 與 Instinct 系列 正快速滲透 AI 訓練與推理市場,據報其資料中心業務增長明顯,已獲 Microsoft、Meta 採用。
而且傳出 AMD 正與 Amazon AWS、Google Cloud、Meta 等洽談或測試合作,鞏固在 AI 中游伺服器市場的競爭力。AMD 的Zen 5 架構 + AI PC 發酵中, 搭載 Ryzen AI 300 系列的筆電將在今年下半年陸續推出,有望打開 AI PC 消費市場新成長曲線,搶攻 Intel 與 Apple M 系列市場。
AMD 相對估值較便宜,被視為次一梯隊的 AI 股,對追求成長但又不願追高的投資人更具吸引力。在 AI 題材不退潮的背景下,市場願意重新估值 AMD 的成長潛力。
美國跟歐盟達成的協議,也有地方需要注意。協議促進跨大西洋投資與採購,帶動風電、太陽能、儲能、電池、氫能、碳交易資產的需求。美國及歐洲企業可跨境投資彼此的新能源項目,推升相關資產估值與資金流入。
美歐供應鏈整合,有助成本下降。大規模長期合約投資可減少短期能源價格波動,對天然氣與核能基建形成穩定現金流。美國能源運輸、冷卻儲存(LNG Terminal)、管線、港口物流等基礎設施將獲得資金支持。
雖然短期集中在傳統能源(油氣與核能),但核能也被歐盟分類為「過渡綠能」。有助於歐洲過渡期降低碳排同時保障供應,避免再度出現如2022年俄烏戰爭期間的能源危機。
而歐盟可能要求部分軍事設備在歐洲設廠或組裝,擴展美歐共同生產體系。這些投資可能延伸至太空、AI 軍用晶片、無人機、防衛通訊等高科技領域。
簡單來說,美國 LNG、核能、石油基建與供應商大受益。美國軍火公司訂單飆升,美歐聯合研發強化。因此國防與能源 ETF、個股估值獲得再評估機會。
(編按:本文觀點不代表加拿大星島立場,投資市場有賺有蝕,文章僅供讀者參考。)
作者:Ricky Lau ,人稱「莊主」。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家族辦公室顧問、股評人、財經書籍《最佳位置》及《AI選美》作者。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