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關稅脅逼大限又至 「防火牆」 穩住陣腳

【世道仁心】8月1日,又將迎來一個關稅大限;但長遠而言,更需注意的是那道「防火牆」 — 《加美墨協定》(CUSMA)。
上周四(7月24日),加美貿易部長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跟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後,表示感到「鼓舞」,在35%關稅威脅之下,這可算是個好兆頭。
一日後,對,就是上周五(7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又說「沒什麼運氣」,「不是真正的談判」,可能對加直接課稅好了。
關稅已成政治手段
雖然只是六個月的時間,大家對特朗普政府的談判手段和口吻,都已經不陌生了。隨着8月1日逼近,美方大概會繼續就談判放話;而隨着8月1日過去,關稅威脅估計仍會不斷變化,因為對特朗普而言,關稅不只是經濟考量,更是一種政治手段,有需要就出牌。
在這樣的形勢下,更需要關注的,其實是加美關稅中的防火牆《加美墨協定》。
料86%出口商品免關稅
在過去一段時間充滿戲劇性的關稅博弈中,一直都沒甩掉一條底線,就是新增關稅不適用於符合《加美墨協定》的商品。美方官員日前向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透露,8月1日的關稅威脅,還是不影響符合該協定商品。
皇家銀行(RBC)一份關於《加美墨協定》合規貨品的報告顯示,在2024年美國進口我國商品中,僅約38%符合協定條款。比例偏低的原因,估計主要是因爲出口商費時煩,反正美國根據世貿組織(WTO)規則所制定的一般關稅率已非常低,甚至為零,索性省掉申請符合《加美墨協定》的行政負擔。但在關稅威脅下,不合規的成本大升,令不少商家都趕緊辦手續。
報告估計,只要能符合北美原產地規定,最終高達86%加國出口商品都能免關稅進入美國。
獅子開大口的底線
這不是說,美國的關稅威脅無關痛癢。對於一些重要產業如汽車、鋼鋁等,即使原本符合《加美墨協定》,仍會受到新關稅衝擊,進而對其他經濟領域帶來影響。
但退一步看,從美國對《加美墨協定》的態度,可看出對方明白到兩國經濟關係緊密,必須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才敢就談判部份獅子開大口。
盧特尼克上周日接受美國媒體專訪,被問及正在進行的加美談判,是否無論加方在談判桌上提出任何條件,「自貿都已一去不返,一定會有關稅?」
盧特尼克的回應是:儍喇!因為有一項叫《美墨加協定》(即CUSMA的美國叫法),「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約 75% 商品早就免關稅進口了。總統的意思是,除非停止芬太尼問題並關閉邊境,否則我們就會對餘下25%商品繼續徵關稅。他目前的做法就是如此。」他還叮囑大家:「不要搞混了。」
重頭戲明年才上演
所以評估美國關稅威脅的影響時,不能只看10%、25%、35%等數字,也必須了解《加美墨協定》的覆蓋範圍。如果把這「防火牆」計算在內,即使新增關稅數字較一些國家為高,不直接等於我國處於更惡劣的位置。
美方的關稅脅逼,大概到特朗普御任前,都會是個不穩定因素。相比之下,《加美墨協定》是更長遠更關鍵的穩定因素。
該協定將於明年作出檢討,估計美國會對其中一些範疇大力施壓。所以除非美方在相關範疇已取得滿意的協議,真正的重頭戲,也許到明年才上演。
文:廖長仁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