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廖長仁-專欄
传入的 cat_slugs: %e5%bb%96%e9%95%b7%e4%bb%8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123
最大页数: 1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71577, 7263906, 7257369, 7250012, 7243465, 7236891, 7223214, 7215670, 7202950, 7196139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5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6-30
【世道仁心】亞省降低公民發起公投門檻,被視作為脫離聯邦公投鋪路,「亞獨」呼聲甚囂塵上。一個省要脫離聯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不是一次公投結果51%支持脫離,就能馬上宣布獨立,自成一國。亞省現時的目標,更似是仿效魁省,極力爭取在聯邦體制中高度自主,這從省府推動的「Alberta Next」民調中可見一斑。
該公眾諮詢由亞省省長戴思敏(Danielle Smith)當主席的小組Alberta Next Penal 發起,目的在網站首頁就清楚說明:旨在規劃我們的道路,保障我們的經濟,並在一個統一的加拿大中維護我們的主權。
聯邦制內的角力與妥協
我國行聯邦制,理想性的表述是各省既有自己特色,又能團結起來成為一個國家;但在實際運作上,聯邦和省級政府不斷角力,爭取話語權;省與省之間也在算計,謀求自己最大利益。
一直以來,魁省和亞省都是這一大場體制博弈中的焦點,但其他省份也有這種競爭和妥協的拉鋸。
舉個例,紐芬蘭及拉布拉多省一直不肯簽署旨在去掉省際貿壁的「泛加酒精協定」(Pan-Canadian Alcohol Agreement)。
不是說好了要團結一致,打通國內經濟脈絡嗎?
當然是要團結啊!但問題是,紐芬蘭現有Labatt和Molson的釀酒廠,簽了該協定,兩大釀酒商在安魁二省廠房的產量,可足夠供應太平洋省份市場,那還需要保留紐芬蘭廠房嗎?關掉多餘的廠房,完全符合商業計算;省府和當地社區卻要承擔失業率飆升的風險。在未能取得聯邦協助或補助的具體保證前,紐芬蘭當然不會輕易簽紙。
用這個框架去理解,就明白為何戴思敏一直強調的不是爭取建立「亞伯達國」,而是在加拿大聯邦中的自主權。
魁省有權甄選移民
爭取更大自主權的目標,也表現於Alberta Next民調的陳述手法中。
諮詢包括六大範疇。在回答問題前,先有一條短片去陳述問題的背景和現況。這些短片中,有一種情緒和一個先例經常出現。
情緒,是對聯邦政府不滿的情緒。
先例,是魁省。
例如,在移民諮詢範疇,短片凸顯聯邦政府的移民政策亂龍所導致的社會問題。在移民政策上,是兩級政府都有管轄權,既然聯邦搞到一鑊粥,亞省當然想動用自己的話語權,提出是否有權向未獲亞省認可的移民身份人士,拒絕提供社會服務。
作為一個省,爭取審批移民的權力,會否很過分呢?
怎會呢?魁省於1991年已取得甄選移民的高度自治權。為何魁省可以,亞省不行呢?
魁省自設退休金計劃
又例如,在退休金制度方面,先批評聯邦管理加拿大退休金計劃(CPP)有多不理想,然後提出何不亞省設立自己的退休金計劃,退休金供款由亞省自己收,自己管。
這個… 太激進了嗎?
怎會呢?魁省退休金計劃(QPP)於1966年就已生效,為何魁省可以,亞省不行呢?
兩省訴求的本質分別
魁省獨立和亞省脫離聯邦的訴求,本質上有點分別。前者有較強烈歷史和文化認同色彩,後者更傾向於爭取經濟和政策自主。
魁人政團黨領布蘭切特(Yves-Francois Blanchet)早前說,如果亞省要講分離,要先定義出自己的獨特文化,「我不確定石油和天然氣是否有資格定義為一種文化」。
這個說法並不公允。回顧歷史,很多省份決定加入聯邦,很大程度上都跟經濟和發展考慮有關,怎麼現在就變成了同鄉會似的?布蘭切特的潛台詞,基本上就是魁省可以打獨立牌,其他省份不可以。
布蘭切特觀點,亞省當然不會理會。畢竟,亞省的目標是要在聯邦體系中爭取更大自主性,其中的手法和訴求,跟誰學的?
文:廖長仁
---------------------------------------------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