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有片| 隐形路边充电器创新模组 不占路面电动车随停随充

[星岛综合报道]Rheinmetall AG推出的路边充电器(Curb Charger),外观算是同类设施最不显眼之一,其概念是希望将传统的混凝土路边石取代为二级充电点(Level 2)。
这家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的汽车及军工制造商,早于2022年一场电动出行会议上首次展示了这一概念,当时的新闻稿中如此写道:“Rheinmetall路边充电器几乎隐形地融入城市景观,解决了现有充电系统面临的空间需求大、密度低、美观性不足及成本高昂等问题。”
这个方案确实比Gravity和Ubitricity等公司推出的灯柱式充电站更为低调。该钢铝结构模组配备4G调制解调器和以太网接口,RFID技术及显示屏。它可透过手机应用程式或扫描二维码启动,为停泊车辆的电池提供最高22 kW电力。与公共充电站不同,车主需自备充电线,不过许多欧洲电动车车主本来就会携带。



Rheinmetall表示,该设备电子部件具备IP68防护等级,内建冷却系统防止过热,并设有加热功能,确保在零下气温下依然正常运作。若模组发生故障,营运方可透过CurbSwap接口迅速更换。
去年,该公司已与充电基础设施营运商TankE GmbH合作,在科隆林登塔尔区域试点安装了数个路边充电器。该试验结果现已公布,显示四个路边模组于各种天气条件下成功运作时间超过99%。试验期间,设备完成逾2800次充电周期,相当于每个模组平均每日充电约两次。
在试验期间,共输送超过50 MWh电力予车辆,每次平均充电量为19 kWh。参与者在后续调查中对服务评分为4.38分(满分5分),对易用性、“停车更方便、街边也易于操作、无需设置多余防护柱、可单手操作”等方面尤为满意。不过,也有因设备不够醒目而扣分。
“我们的产品将充电电子设备整合入标准路边石中,让电动车可直接在路边充电——无需碍眼的防护柱,不影响行人空间,亦不影响安全性或美观性,”Rheinmetall电力系统公司行政总裁Christoph Müller表示,“这正是我们以创新方案推动出行转型的方式。我们研发的路边充电器已具备量产条件。透过这一方案,城市充电基础设施被重新定义——节省空间、坚固耐用、无障碍,并融入现有城市结构之中。”
经过为期一年的试点后,位于科隆的四个路边充电点现已开放“常规运营”。该公司亦开始参加各大展会,推广自家技术及试验成果。
图片:Rheinmetall
T10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