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66】溫哥華憑什麼最幸福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66】小朋友在車的後座反覆唱:「I love money!」
我忍不住說:「錢當然好,但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小朋友回答:「你是想說錢買不到幸福嗎?Well,It can!」
錢能買到幸福——這句話我不同意。但是我沒有和小朋友爭辯。這個話題太大,一兩句話說不清楚。
剛好我讀到一條新聞。溫哥華再次被評為北美最幸福城市,全球排名亦高居第十一位。我居住的菲沙河谷,也算大溫一部分,似乎亦可沾光。

排名是生活品質研究所 (Institute for Quality of Life)編製的。根據該研究所的方法,幸福感根據六個主題來計算:公民、環境、治理、健康、經濟和流動性。
這六個方面其實可以歸為兩個因素: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其中,客觀因素遠比主觀因素更重要,因為主觀因素幾乎全受到客觀因素制約。
客觀因素就是外部因素。上述六個主題中,除了「健康」,全部來自於外界。
有資格自稱「公民」,需要有選舉權,需要有一個讓老百姓權利和義務對等的民主體制。
「治理」得當,需要有一個真正提供服務,真正做實事的政府。
「經濟」問題,即民生問題,是重中之重。經濟好,最根本一點,政府要能創造足夠工作機會,有長遠目光和前瞻計畫,保證老百姓不但能養活自己,而且能支持家庭,不但能生存,而且能「生活」。
「流動性」問題更是個政策問題。有開放和包容的政策,廣納資本和人才,一個城市才可能有活力和生機。
「環境」問題可以分兩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環境。這一點溫哥華乃至大溫,乃至卑詩省,車牌上所寫「地球上最美麗的地方」,當之無愧。另一方面還是取決於政府。街道,綠化,城市規劃,衛生,這一切均有賴於得力政府。
主觀因素就是內部因素。上述六個主題中,只有「健康」一宗和天生基因有關,但天生基因對健康的影響,其實沒有想像的大。

漫漫一生中,對健康造成潛移默化影響的,恰恰是我們周圍的一切:吃得好嗎?住得好嗎?有時間鍛鍊嗎?社區安全嗎?街道優美嗎?有餘力到美好的大自然裡去陶冶性情嗎?每天可以不必看人臉色嗎?有言論和行動的自由嗎?生病了有能力得到救治嗎?如果能夠對這些問題回答一聲YES,必然身心舒暢,健康長壽。反之亦然。
我們卑詩省人,是有底氣回答一聲YES的。
溫哥華被評為北美最幸福城市,是名至實歸的。

不過話說回來,具體到個人,在一個幸福的城市裡,總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幸福。
比方說:工作階級比無家可歸者更幸福,公務員比私企從業人員更幸福,有房產的人比沒有房產的人更幸福,本地生本地長的人比移民更幸福,受過高等教育的比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更幸福,退休人員比年輕人更幸福...
當然,我這樣說其實是轉移論題了。不如只說我自己。
居住在大溫的我,幸福嗎?
我要回答一聲YES。

但是回答完,我不由得想起有幾次我腦海裡浮現過的想法。
一個是我去年回鄉看到的場景。我的舊同事拿著穩定工資,有房有車,工作壓力極小,生活負擔極輕,每天養花遛狗,自在逍遙。當時我想起移民二十年來流過的汗水和眼淚,經過的動盪和低潮,確實羨慕了一分鐘。如果我留在原地,我一輩子也會不用那麼辛苦吧?
不過我還算清醒,只羨慕了一分鐘。我當初為什麼選擇離開?不就是因為當時的我覺得,構成「幸福」的六個主題裡,幾乎所有外部因素都缺失嗎?
另一個是我看到我的一些鄉親,移民過來就有能力置業,無需工作也生活得很好,卻在感嘆「好山好水好寂寞」。卑詩省的雪山,森林,湖泊,大海,這些構成我強烈幸福感的因素,對他們來說竟然毫無意義。對他們來說,過去的「人上人」生活一定更幸福吧?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選擇移民呢?難道不是因為他們過去的「幸福」裡,暗藏著危險嗎?讓人提心吊膽的「幸福」,還能不能被稱為幸福呢?

又扯遠了。小朋友忘了剛才的話題,說起玩遊戲。
他說的是,有時候他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尋找,培育,打怪,甚至還要進行他最不喜歡的grinding 刷怪,才能得到一樣戰利品,有的玩家只需要花錢,就買到了。小朋友說,這真的很annoying。
我對他說,他們花錢就能買到,沒有經歷過你的艱辛過程,他們得到了也不會覺得幸福。
我心裡對自己說,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幸福的原因。我周圍不但有好山好水,更有好體制。我付出的努力有回報,我經歷的一切都值得。
這就是幸福。

撰文:語冰
圖片:Pexels
---------------------------------------

作者簡介,湖南人,廠礦子弟,移加二十餘年。兩個孩子的母親。重構寫作者。
-----------------------------------------------
T05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