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即时加国
传入的 cat_slugs: %e5%8d%b3%e6%99%82%e5%8a%a0%e5%9c%8b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即时新闻 - 3个月以内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2664
最大页数: 267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70691, 7270683, 7270672, 7270663, 7270651, 7270633, 7270618, 7270605, 7270589, 7270565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4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4

【非常人物】沉默的镜头:多伦多聋人摄影师Casey首办个展 走遍北美亚洲七城记录文化点滴

听有弱听的Casey首次在多伦多举行个人摄影展览。(何逸蓓摄) 听有弱听的Casey首次在多伦多举行个人摄影展览。(何逸蓓摄)

沉默的语言,或许是最好的纪录。多伦多聋人摄影师陈康誉(Casey)首次参与本地年度盛事 CONTACT Photography Festival 2025,举办个人摄影展《Diversified Life: A Visual Journey Through Cultures》。他以 55 幅原创摄影作品,记录他走访北美与亚洲七个城市时所见的人文与风景——从加拿大原住民节日,到香港流浮山的日落美景,皆收录其中。

Casey接受加拿大《星岛》访问表示,他花了一年时间筹备展览;患有先天性弱听的他在无声世界中,反而能更敏锐捕捉人性的细腻与文化的脉动。这次展览,也是他在患癌逝世的哥哥临终前的鼓励下,实现了个人梦想。

开幕礼当日,现场提供港人熟悉的蛋挞,供出席人士享用。(何逸蓓摄)

除了蛋挞,现场也提供港人熟悉的白兔糖,让本地加拿大人认识香港文化。(何逸蓓摄)

摄影展开幕礼于上周四(15日)在怡陶碧谷Assembly Hall举行。会场接待处摆放著港人熟悉的蛋挞、白兔糖,虽然这是加拿大本地摄影节,Casey却希望透过食物,推广香港文化;案上亦摆放著Casey特制的书签,让观众留下回忆。

这张书签特别之处,是右侧印有Casey半透明的摄影作品,在光影投射下,相片会透出不同背景,Casey说希望手持书签的读者能“寻找发掘到适合自己的世界”,就像摄影一样,捕捉到片刻属于自己的色调与光影。

现场派发Casey特制的书签,印上了他这次摄影展的作品。(何逸蓓摄)

特制书签在光影投射下,半透明的照片会呈现出不同背景,寄寓每个人均可“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何逸蓓摄)

患癌胞兄临终前鼓励追梦

Casey忆述,罹患癌症末期的哥哥在临终前,曾鼓励他不要放弃摄影梦。(何逸蓓摄)

由于遗传基因突变,Casey自出生起便无法听见声音。即使左耳植入了人工耳蜗,仍然近乎失聪。他自一岁起学习广东话唇语,这些年来,他都在香港主流学校就读,后来修读产品设计和摄影。2023年,他随太太移居多伦多,而太太是循“香港救生艇计划”来加读书;他则在本地继续摄影创作。

在多伦多的日子,Casey除了成为本地华语独立电影《败走麦城》的剧照摄影师,以及在市集摆卖自己摄影作品印制成的明信片外,他在太太鼓励下,首次报名今届CONTACT摄影节,最终成为少数能够入围的香港摄影师。

Casey表示,花了一年时间筹备摄影展,颇为辛苦。(何逸蓓摄)

Casey忆述,自己花约一年筹备摄影展,包括走访香港、加拿大两地,印制相片、亲自制作相框等。回港过程中,他获得哥哥的鼓励;当时,他的哥哥正值癌症末期,依旧鼓励Casey不要放弃摄影梦,“希望你能够继续做自己钟意做嘅嘢”。其后,哥哥病逝,Casey一方面处理哥哥身后事,一方面继续筹备摄影展。

Casey又说,这次摄影展对他意义重大,因为在香港听障人士不易获得机会,但在加拿大却能融入主流社会,不分种族、伤残,彼此只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然而,这次是他人生之中,首次在主流社会举办个人摄影展览,尤为兴奋。

由于Casey自小学习广东话唇语,不擅于英语读唇,这次能够入围,他感谢前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讲师May的协助,与主办单位开会时把他的广东话翻译成英文。

Casey从小学习广东话唇语,这次能够入围,他感谢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前讲师May(右一)协助英文翻译。(何逸蓓摄)

用镜头纪录文化

Casey走遍7个北美及亚洲城市,纪录当地人文风景。(何逸蓓摄)

纵然活在无声世界,Casey说少了世界的杂音,反而有助他用眼睛观察世界。这次摄影,他走遍加拿大、美国、香港、日本、台湾、泰国和新加坡,纪录当地文化与生活。

Casey展览了4张在多伦多拍摄的原住民游行情况,反映原住民对身份认同的诉求。(何逸蓓摄)

作品《Dance for the Spirits》拍摄多伦多的原住民一边跳舞表演,一边游行,这除了反映民族共融,亦反映了原住民对身份认同的诉求。(何逸蓓摄)

作品《Pride in the Dance》拍摄多伦多一名原住民仰天的神情,其神秘感有如思考“上天庇佑”原住民独特身份的存在。(何逸蓓摄)

开幕礼当日,他带记者游览“摄影走廊”,细说每张相片的故事。举例,一连四张的加拿大原住民照片,Casey说是他两年前到埗多伦多后,拍摄原住民庆典活动。当时,原住民一边跳舞表演,一边游行,正好显示原住民共融的张力,同时反映他们对身份认同的诉求;另一张原住民仰天的神情,衬托出一种莫名的民族神秘感,Casey表示有如思考“上天庇佑”他们独特身份的存在。

Casey表示,每一张相片,都记载着每一个地方的文化故事。(何逸蓓摄)

作品《Harvest of the Tides》摄于香港流浮山,日落美景记载着Casey与摄影老师师徒之间的美好回忆。(何逸蓓摄)

作品《Reflections of Emotion》摄于日本东京,黄昏下一名神情疲惫的上班族于电车内继续工作,与车外两名自在旅行的少女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日本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何逸蓓摄)

至于他最喜爱的摄影作品,莫过于在香港流浮山拍摄的《Harvest of the Tides》,正好捕捉2019年社运前的日落时光。当时,他向摄影老师学习,这张相片正好记载师徒之间的美好回忆。同样是“夕阳之下”,另一张拍摄于日本东京黄昏时份,当时电车内一名神情疲惫的上班族,与车外两名自在旅行的少女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日本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作品《Literary Lawn Escape》摄于美国,一名年轻男孩躺在草地上阅读书本,轻松休闲,有别城市里“玩手机”的低头族的生活取态。(何逸蓓摄)

有在加港人向Casey反映,其多伦多地铁摄影作品,让对方回想起香港地铁的包容度不如加拿大,至少在多伦多的车厢是容许“人狗共融”。(何逸蓓摄)

虽然Casey自有一套沉默的观察,但他乐见有港人对他的照片有不同诠释。例如一张在多伦多地铁拍摄的照片,有在加港人向他反映回想起香港地铁的情况,不如加拿大般包容,容许“人狗共融”。他希望这次展览吸引本地人观赏以外,也希望香港人能有共感,“因为香港呢个地方好细,好似一个困住咗嘅城市,走唔到出嚟睇阔啲。我想影多啲相畀香港人睇,其实艺术世界好大。”

CONTACT Photography Festival是多伦多自1997年起,每年举办的城市摄影节。今年有逾100名摄影艺术家参与,并于市内不同地点展出作品,主题涵盖人文与自然、身分认同反思、城市对话和流行文化等。

二楼同样有Casey的摄影作品。(何逸蓓摄)

展览资讯︰
CONTACT Photography Festival 2025 Exhibition
《Diversified Life: A Visual Journey through Culture》
展览日期:2025年5月14日至2025年6月12日
开放时间︰周一至五10am-5pm;周六10am-1pm
展览地点:Assembly Hall Gallery, 1 Colonel Samuel Smith Park Drive, Etobicoke, ON

采访、摄影︰何逸蓓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非常人物】60年代家族改名换姓移民加拿大 雪美莲耗时多年寻根 自传纪录片TIFF全球首映

民调:逾半加拿大人觉得自己的社区不再安全

【有片】梅拿帽子戏法同自己庆生 白帽大炒费城联7比0

郑先生喜中百万大奖 彩票购自华人商场这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