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長者必讀
传入的 cat_slugs: %e9%95%b7%e8%80%85%e5%bf%85%e8%ae%80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欄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888
最大页数: 89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68949, 7267701, 7267663, 7267159, 7266631, 7261894, 7265559, 7265518, 7264948, 7263846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12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08

在家看電視也可降血壓? 換這坐姿數分鐘即見效!更防肌肉退化

想不服藥降血壓,除了在飲食上可多吃鉀質食物外,有醫生建議日常多做2款簡單動作,亦可有效在數分鐘內降血壓,其中1款更可邊看電視邊坐著做,更有預防肌肉退化的功效,名副其實「邊坐邊降血壓」。

如何不服藥降血壓?多吃這類食物有效  

根據日媒《介護ポストセブン》報道,日本內科醫生渡邊尚彥表示,要預防高血壓或降血壓,除了減少鹽分攝取外,還可以透過降低尿液中的鈉鉀比例,達到控制血壓的效果。由於鉀質是「天然降血壓藥」,日常飲食中可以因應鹽攝取量來增加鉀的攝取,以改善鈉鉀比例,例如今天吃得太鹹,就多吃一些鉀含量高的菠菜中和,這樣就不必過度限制吃鹽,也不用依賴藥物控制血壓。

除了攝取鉀外,渡邊醫生指出運動也是預防高血壓及降血壓的好方法,不過他提醒鉀和鈉都會隨著汗水排出,因此使身體大汗淋漓的劇烈運動可能會導致血壓急劇升高,況且在天氣炎熱時運動更有脫水和中暑的風險,建議用水稀釋含有鉀質的運動飲品後飲用,既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又避免喝下太多糖分。

2款簡單動作降血壓 在家做數分鐘即可

渡邊尚彥醫生推介以下2個簡易降血壓動作,不但不會令人流大汗,讓身體能夠保留體內的鉀,又有運動降血壓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這2個動作在家或辦公室就可輕易做到,輕鬆預防高血壓。

 降血壓|1. 「坐立不安」坐姿

步驟:

1.坐在椅子上,抬起腳跟,有節奏地擺動雙腿,像是坐立不安一樣。

2.或是坐在椅子上,雙腿左右搖晃也可以。

3.持續1至2分鐘,然後休息30秒。

4.沒有時間或次數限制,可以在家看電視或在座位工作時進行。

這個動作有助改善下肢血液循環,刺激分泌具有血管擴張作用的一氧化氮,還能夠活動股四頭肌、小腿至腳踝。股四頭肌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弱,影響行走,腿部至腳踝更是周邊神經系統集中地,都須要好好活動,更防肌肉退化。

降血壓|2. 降血壓步操

步驟:

1.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立正站立。

2.同時抬起左手臂和右腿,與地面平行,保持姿勢1秒鐘,要有意識地「1秒舉高,1秒放下」。

3.以同樣的方式抬起右臂和左腿,保持姿勢1秒鐘。

4.步驟2至3重複20次為1組,每組約1分鐘,每天練習3組。

這個動作不需要太大空間就能進行,可以鍛煉到大腿和小腿,對於改善高血壓至關重要,更防肌肉退化。

患高血壓不自知?定期量血壓減中風腎衰竭風險

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高血壓是指在休息狀態或放鬆身體時,血壓仍持續高於正常水平。如血壓持續超過140/90mmHg,便屬於高血壓。

高血壓常被稱為「隱形殺手」,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眩暈、視線模糊不清、頭痛、疲勞及臉部發紅的徵兆,但很多時候並沒有症狀,令人患病多年而不自知。血壓越高和不受控制的時間越長,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及其嚴重性越大。若高血壓患者得不到治療或血壓控制欠理想,動脈和主要身體器官可能會受到破壞,引致以下併發症:

•冠心病和心臟病發作

•心臟衰竭

•中風

•視網膜血管病變

•腎衰竭

衞生署提醒,如果血壓只是輕微上升,或沒有特別的致病成因,只要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便可有效地控制血壓水平,毋須服用任何藥物。但如若病情嚴重,就要透過服用藥物及改變生活模式來治理。即使病徵已消失或血壓水平受到控制,亦不應未經醫生許可,自行停服或故意漏服藥物。

透過以下方法,可以減低患上高血壓的風險:

•不吸煙

•保持均衡飲食,進食低脂肪食品及•減少進食含高鹽量的食品

•減少飲酒

•定期做適量的運動

•控制體重

•爭取充足的休息,避免精神緊張

•定期檢查身體,控制血壓的水平,最少兩年一次

資料來源:《介護ポストセブン》、衞生署

T10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男子腰背痛揭患胰臟癌 醫生拆解常見徵兆 大小便現這異樣恐中招

逾14%港人患便秘 專家揭1類人用力排便易中風 必學通便6招

睡太久可致糖尿病/高血壓?南韓研究揭女性1種睡眠習慣死亡風險增78%

北約回應俄無人機入侵成員領空推「東方哨兵」行動加強東歐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