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專欄-跟楓走004】市場對是否熊市存分歧 公用事業股抗跌力較高
市場對是否熊市存分歧 公用事業股抗跌力較高
【投資專欄-跟楓走004】在當前市場高度震盪的環境下,投資人正面對企業基本面不確定、資金情緒極端化,以及歷史修正與熊市風險重現的多重挑戰。過去一周市況,美國跟其他國家還是在關稅上找不到實質的共識。而且在聯儲局暫時表明不急於減息的情況下,似乎跟特朗普政府的意見有明顯分歧。在美國方面也開始踏入業績期,及大行一些對年度的預測。這些統計也再進一步反映市場對於美國踏入熊市或是調整修正存在分歧。而年初目前至今市況,也是一些公用事業股表現較為突出及具抗跌特性,在市場不穩定時可能是不錯的配置。
文:莊主
首先企業基本面表現暫時大多未如預期,壓抑了入市的信心。從近期BofA Global Research的統計中可所得知,截至2025年第一季,共有59家S&P 500公司已公布財報,當中僅59%打贏EPS預期,49%優於營收預期,而同時打贏兩者的僅有36%。其中表現相對強勢的板塊為金融與科技,金融業有80%打贏EPS預期,科技業則有60%的公司同時打贏EPS與營收。然而,多數傳統板塊如工業、醫療、消費品等表現不振,使市場對整體企業能否持續獲利存疑。
因此投資機構的預測也出現高度分歧,並歷史罕見的預估落差。根據Bloomberg整理的圖表顯示,儘管大多數華爾街機構仍預期S&P 500指數將於年底反彈,但各家給出的目標值分布極廣,從最低的4500點(如BCA Research)到最高接近7000點(如Fundstrat)。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2024年成為本世紀以來「機構預測落差最大」的一年,年終預測範圍的標準差達到近60%,顯示市場對未來方向充滿不確定與分歧。相信是對總體經濟變數的不明朗,如關稅政策、通脹走勢,及與聯準會利率操作有關。
為何部分機構(如JPMorgan、Morgan Stanley)選擇下修全年S&P 500目標的保守立場? 可能從過去歷史數據所得知,市場一般認為美市升市調整修正(跌幅10%~20%)的平均幅度為14%,而真熊市(跌幅逾20%)平均下跌幅度高達33%。過去只有如2000年科網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疫情期間都曾出現逾30%以上的大幅回跌。
一旦真的進入熊市,持續與復原時間不一。根據熊市定義,像1973年與2000年熊市,從高點回到原位分別花了69個月與56個月;而2020年的疫情則屬於特殊案例,熊市僅持續一個月即反彈。因此投資者可能在關稅前也未意識到有什麼問題。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資金流向資料,投資人卻出現「反向樂觀」。截至2025年3月,槓桿多頭ETF單週資金淨流入創下歷史新高,高達66億美元對反彈的押注。但這種以槓桿操作進場的資金,若市場方向與預期不符,容易引發更劇烈的波動與回吐,例如4 月目前的情況。
熊市真來臨前,投資人應有耐性及持有抗風險較強的資產配置。例如公用事業類股(Utilities)如 American Electric Power (AEP)、Southern Company (SO) 等美國大型上市公司,具備防禦性強的特質,成為資產配置中的重要選項。
公用事業公司通常具有以下優勢。穩定現金流與高配息:如AEP 與 SO 長期維持約3.5%~4.5%的股息率,對抗利率不確定性與通膨有相對優勢。能源與電力需求相對穩定,營收不容易受到經濟衰退影響。在熊市中的抗跌表現佳,而公用事業指數跌幅相對輕微,並迅速恢復。因此每當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時,大型機構與保守型基金也往往會增加對此類穩定資產的配置比例。
(編按:本文觀點不代表加拿大星島立場,投資市場有賺有蝕,文章僅供讀者參考。)
作者:Ricky Lau ,人稱「莊主」。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家族辦公室顧問、股評人、財經專書《最佳位置》及《AI選美》作者。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