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59】我們都是丟了2.5萬元的哈德遜灣公司員工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59】哈德遜灣公司竟然破產清盤了?怎麼可能?!不對。正確的說法是:我們都知道哈德遜灣公司遲早會破產。可是怎麼可能這麼快?
路人發出這個驚嘆,無非是看熱鬧。但是一些哈德遜灣公司員工發出這個驚嘆,損失的卻是真金白銀。
新聞說,18個月前哈德遜灣公司重組時,部分員工拒絕接受2.5萬元遣散費。現在哈德遜灣公司說清盤就清盤,打了人們一個措手不及。而那些連2.5萬遣散費都不要的員工,如今可能最多只能拿到8,800元。
怎一個悔字了得。然而世上沒有後悔藥吃。
然而馬後炮的我們有資格嘲笑那些當初不要2.5萬元的員工嗎?沒有的。因為後知後覺的不光是他們,而且是我們。是我們所有人。
我們所有人,面對變化時,都是後知後覺的。預先察覺變化,並提前採取措施應對變化的,是極少數。就是這極少數,也未必就成功避險,或者得償所願。
而哈德遜灣公司員工遭遇的命運,其實就像一面鏡子,裡面映照出的是我們所有人或早或晚,都將面對的命運。
因為穩定只是暫時的,不穩定才是永恆的。而我們所有人,在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時,已經進入了一個急速變化的新紀元。

變化一方面來自日新月異的技術。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成為世界首富,大型百貨公司退出歷史,必然的事。我們今天很確定這一點。可是如果三十年前有人做出這樣的斷言,有幾個人會信?
再回憶一下,柯達公司破產倒閉,怎麼可能?
紙質報紙退出市場,怎麼可能?
諾基亞公司裁員重組轉型,怎麼可能?說起諾基亞,我尤覺傷感。想當年,我曾經多麼喜歡諾基亞。
而現在人工智能,又會把哪些行業掃進垃圾堆?不到真正發生,誰知道?
不到真正發生,有幾個人會未雨綢繆,事先改行,以防萬一呢?沒有的。就和那個在哈德遜灣公司工作了三十七年的老員工一樣,沒有人會採取主動的。
變化另一方面來自風雲變幻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分分合合。昨天的敵人,今天變成朋友。昨天的朋友,今天突然成為對手。二戰結束迄今八十年。這八十年裡雖然有風雨,但總體來說是人類休養生息和合作進步的黃金時期。技術進步和全球化使人類生活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奈何,人就是人。人敵不過自己的自私。於是貪婪,於是嫉妒,於是內心失衡,於是忘記知足,於是失去理性。
於是特朗普當選,於是貿易戰降臨全世界。
於是人類用自己的聰明和自己的愚蠢,把自己加速送進了動盪。
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人除了坐等,其實別無選擇。因為作為個人來說,不但能力渺小,而且受到太多因素制約。

比如那些不拿2.5萬元遣散費的哈德遜灣公司員工。他們拿了,馬上就面臨失業。當時疫情剛結束,他們能不能找到工作,完全是未知數,還不如留在原位,拿還能拿到的工資,過一日算一日。絕大多數人的處境就是如此。有家庭,有孩子,有房貸,有車貸,有身體狀況,有遷徙背景,這些現實因素縱橫交錯,把人們包圍其中,讓人們沒有主動的能力。
我這麼說,豈不是太悲觀了?人們難道就只有坐以待斃的份嗎?
當然不是。
「後知後覺」雖然是人類常態,但是老話說:天無絕人之路。When God closes a door, he must open another window。為什麼?因為人的抗壓力和適應力其實是遠超自己想像的。

我正在看《飄》。美國南北內戰結束後,莊園主的女兒,當年的富家小姐郝思嘉,自己動手摘棉花,種莊稼,咬緊牙關重建家園。
我又想起二十多年前的東北企業職工下崗潮,他們大多數人到中年,不得不自謀生路,用各種從前不敢想像的方式尋求再就業。他們經歷過的艱辛我不忍講述。但他們終究是扛過來了。
回到當下。哈德遜灣公司清盤或許早有徵兆,盤旋在我們頭上的貿易戰卻在隨機投彈,帶來更大範圍更多行業的失業潮。
不確定的未來,已經到來。
但我看到一則新聞: 「民調:加拿大人對因貿易戰失業的擔憂正在減弱。」我又看到一則新聞:「聯邦宣布放寬部分EI規則 幫助關稅衝擊下的失業者。」
這說明什麼?第一,說明人們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開啟了抗壓機制和自衛機制。第二,說明加拿大這個國家,有資格躋身人類最為先進的共同體。
雖然具體的問題擺在面前,並不會因為我們做好了心理準備就消失。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心理準備,被動就開始變成主動。
你信不信?只要我們不怕困難,困難就會怕我們呢。
撰文:語冰
圖片:加通社
---------------------------------------

作者簡介,湖南人,廠礦子弟,移加二十餘年。兩個孩子的母親。重構寫作者。
-----------------------------------------------
T05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