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59】我们都是丢了2.5万元的哈德逊湾公司员工

【专栏/华裔家长Jasmine有话说 059】哈德逊湾公司竟然破产清盘了?怎么可能?!不对。正确的说法是:我们都知道哈德逊湾公司迟早会破产。可是怎么可能这么快?
路人发出这个惊叹,无非是看热闹。但是一些哈德逊湾公司员工发出这个惊叹,损失的却是真金白银。
新闻说,18个月前哈德逊湾公司重组时,部分员工拒绝接受2.5万元遣散费。现在哈德逊湾公司说清盘就清盘,打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而那些连2.5万遣散费都不要的员工,如今可能最多只能拿到8,800元。
怎一个悔字了得。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然而马后炮的我们有资格嘲笑那些当初不要2.5万元的员工吗?没有的。因为后知后觉的不光是他们,而且是我们。是我们所有人。
我们所有人,面对变化时,都是后知后觉的。预先察觉变化,并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变化的,是极少数。就是这极少数,也未必就成功避险,或者得偿所愿。
而哈德逊湾公司员工遭遇的命运,其实就像一面镜子,里面映照出的是我们所有人或早或晚,都将面对的命运。
因为稳定只是暂时的,不稳定才是永恒的。而我们所有人,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已经进入了一个急速变化的新纪元。

变化一方面来自日新月异的技术。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成为世界首富,大型百货公司退出历史,必然的事。我们今天很确定这一点。可是如果三十年前有人做出这样的断言,有几个人会信?
再回忆一下,柯达公司破产倒闭,怎么可能?
纸质报纸退出市场,怎么可能?
诺基亚公司裁员重组转型,怎么可能?说起诺基亚,我尤觉伤感。想当年,我曾经多么喜欢诺基亚。
而现在人工智能,又会把哪些行业扫进垃圾堆?不到真正发生,谁知道?
不到真正发生,有几个人会未雨绸缪,事先改行,以防万一呢?没有的。就和那个在哈德逊湾公司工作了三十七年的老员工一样,没有人会采取主动的。
变化另一方面来自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分分合合。昨天的敌人,今天变成朋友。昨天的朋友,今天突然成为对手。二战结束迄今八十年。这八十年里虽然有风雨,但总体来说是人类休养生息和合作进步的黄金时期。技术进步和全球化使人类生活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奈何,人就是人。人敌不过自己的自私。于是贪婪,于是嫉妒,于是内心失衡,于是忘记知足,于是失去理性。
于是特朗普当选,于是贸易战降临全世界。
于是人类用自己的聪明和自己的愚蠢,把自己加速送进了动荡。
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除了坐等,其实别无选择。因为作为个人来说,不但能力渺小,而且受到太多因素制约。

比如那些不拿2.5万元遣散费的哈德逊湾公司员工。他们拿了,马上就面临失业。当时疫情刚结束,他们能不能找到工作,完全是未知数,还不如留在原位,拿还能拿到的工资,过一日算一日。绝大多数人的处境就是如此。有家庭,有孩子,有房贷,有车贷,有身体状况,有迁徙背景,这些现实因素纵横交错,把人们包围其中,让人们没有主动的能力。
我这么说,岂不是太悲观了?人们难道就只有坐以待毙的份吗?
当然不是。
“后知后觉”虽然是人类常态,但是老话说:天无绝人之路。When God closes a door, he must open another window。为什么?因为人的抗压力和适应力其实是远超自己想像的。

我正在看《飘》。美国南北内战结束后,庄园主的女儿,当年的富家小姐郝思嘉,自己动手摘棉花,种庄稼,咬紧牙关重建家园。
我又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东北企业职工下岗潮,他们大多数人到中年,不得不自谋生路,用各种从前不敢想像的方式寻求再就业。他们经历过的艰辛我不忍讲述。但他们终究是扛过来了。
回到当下。哈德逊湾公司清盘或许早有征兆,盘旋在我们头上的贸易战却在随机投弹,带来更大范围更多行业的失业潮。
不确定的未来,已经到来。
但我看到一则新闻: “民调:加拿大人对因贸易战失业的担忧正在减弱。”我又看到一则新闻:“联邦宣布放宽部分EI规则 帮助关税冲击下的失业者。”
这说明什么?第一,说明人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开启了抗压机制和自卫机制。第二,说明加拿大这个国家,有资格跻身人类最为先进的共同体。
虽然具体的问题摆在面前,并不会因为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就消失。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被动就开始变成主动。
你信不信?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困难就会怕我们呢。
撰文:语冰
图片:加通社
---------------------------------------

作者简介,湖南人,厂矿子弟,移加二十余年。两个孩子的母亲。重构写作者。
-----------------------------------------------
T05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