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美國會成為「國聯」的『準成員』嗎?

【吉米言】3月21日,英國《獨立報》報道國王查理三世準備為美國成為「國聯」(The Commonwealth Nations,或稱英聯邦 )的「準成員資格」。
據稱國聯是由56個成員國組成的自盟,特朗普似乎對這個想法持開放態度,然而目前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正著孤立主義的方向迅速推進,與倡導合作與共產主義的國聯可以說大相徑庭,甚至南軒北轍。
Commonwealth的字面意思就是共同繁榮。或許是因為二戰日本「大東亞共榮」一詞負面的影響,如「國聯」、美國的肯塔基、馬薩諸塞,賓夕法尼亞、以及弗吉尼亞州名中的Commonwealth一詞要么被簡單地以「聯邦」 替補,要麼直接忽略不計。導致中國世界對「共榮」的理解仍停留在二十世紀中葉。
英國內戰(1642-1651)結束後,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台,英格蘭成為共和國(1649-1660),稱「英格蘭共榮」 (Commonwealth of England),包括了英格蘭,威爾士,愛爾蘭人和蘇格蘭,由奧利弗·克倫威爾為護國公領。這裡的共榮(Commonwealth)可視為以平等取代君主暴政,無君而治的民主制度。
平等、反對專制一直是共榮的核心價值。狹心思上的國聯(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始可以說明加拿大的立國。「加拿大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1959年的『自治日』演講中指出,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聯邦是『大英帝國內第一個獨立國家』的生日。女王陛下下宣稱,這也標誌著現在被稱為國聯(The Commonwealth Nations )間獨立國家自由聯盟的開始。」
也在同一時期(1958年),所指的英聯邦開始正式轉變為由君主任命各成國象徵共主的皇家聯邦結構(Royal Commonwealth),以促進各成國平等,包容,以及更加緊密的聯盟。
2019年出版的《國聯宣言錄》,收錄了從1944年到2018年共二十七本國聯宣言書。其中近年(1985-2013)的七部宣言均加強了國聯成員之間達成「共識」(Consensus)的必要性,即全面達成一致的意見,確保整個群體對每項決策的完全支持。然而,在這一系列宣言書中,從1995年至2018年的八部宣言中,也加強了「合作」(Collaboration)本位。
宣言中自然也包括了自由、平等、包容等其他普世價值。單就上述合作與共識兩項目標精神可被視為國聯56個成國走向二十一世紀的優秀價值基礎。考證到目前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重視美國第一的概念,國聯邀請美國加入,雖不能說引狼入室,但可以說是大象進了瓷器店。美國能否以共識為基礎,從而文明地合作仍是一個極大的問號。
2025年3月10日國聯日(英聯邦日),查爾斯國王發表講話,表示「今年,世界將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八十年。在戰爭期間,超過一百五十萬名來自英國各地的男女同胞,為支援英國及其盟國而服役。在這個特別的紀念,我們滿懷無比的驕傲與永恆的感激,追思來自我們這個大家庭中無數人在那場可怕戰爭中所做出的無私犧牲。國聯匯聚世界各地人力,經受了時間的考驗,並在今天依然重要如昔。領導人們最近再次重申了和平與人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恢復陸地和海洋自然生態的緊迫性。」
國聯能否馴化川普政府這頭瘋象,筆者暫時持謹慎觀望的態度,無論是象還是驢,一地的碎瓷器或許難免。
撰文:吉米言 (卑詩公益法律服務社團 Access Pro Bono Society of BC 法律義診服務總管及資訊官)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