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大選不是追星 別被口號形象牽着走

【世道仁心】常言道:在民主社會,人民才是當家作主的。要把這個動聽的口號落實,一大關鍵就是把握競選過程,認真檢視各政黨的政綱,審慎運用手上一票。一日未見具體政綱,都不要向任何候選人投以追星般的熱情。
博勵治不能只做重炮手
在過去近兩年時間,杜魯多領導下的自由黨政府民望下瀉。保守黨滿滿躺着也能贏的氣勢,黨領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淋漓盡致地發揮其重炮手的本領,不時炮轟小杜。
作為反對黨,大力監察批評政府,並無不可,也是政黨政治的重要功能。然而,大選戰幔拉開,特別在目前與美國關係風雨飄搖的背景下,博勵治必須放下反對黨領袖的角色,展現自己是國家領導人的材料。
例如,新總理卡尼(Mark Carney)一上任就拿掉消費者碳稅,保守黨「Axe The Tax」的口號不再能叫得那麼響了,但調整選舉策略,是保守黨自家的問題。選民要看清楚的是,除了砍掉碳稅,保守黨在發展能源政策方面交出什麼政綱,逐步令我國能源市場多元化;在開發能源與保護環境之間取得平衡;讓政府對能源業的支持有效地轉化為工作職位。
卡尼一定做得好呢份工?
自由黨的卡尼,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下,配合其耀眼履歷所襯托出很會搞經濟的形象,風頭一時無兩。
卡尼的形象,主要來自他在金融經濟領域的背景。2003年,他離開工作了13年的高盛,到加拿大央行任副行長。2004年加入聯邦財政部任高級助理副部長。2007年,獲任命為央行行長。2013年獲邀任英倫銀行行長。
這些背景,對處理經濟和關稅挑戰,肯定有幫助;但是否等於他一定能做好總理這份工?又未必。
卡尼的領英(LinkedIn)職業社交平台的簡介寫道,他作為行長,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引領加拿大度過了現代史上其中一段最動盪的經濟時期,「保護了就業機會,並幫助確保加拿大以更強勁的姿態走出危機」。
經濟好手形象的輭肋
當年任財長的,是被譽爲我國史上其中一位最好的財長弗萊厄蒂(
哈珀的批評,基本上是公允的。
想一下現在主力應對美國關稅挑戰,制定經濟政策的,
卡尼的經驗,傾向金融貨幣,在財政部的工作也屬技術官僚,
強硬環保主張或礙能源業
又以能源政策做例子。拿掉本就不受歡迎消費者碳稅,
卡尼卸任英倫行長後,擔任聯合國氣候行動和氣候融資問題特使,
抱有這種環保理念,不代表不可能制定有效的能源政策推動經濟。
細心觀察作合理抉擇
在未來數周,各政黨黨領都會出盡渾身解數,建立我才是「
但選民必須明白,通過選舉產生政府不是推舉「我最喜愛歌手」,
文:廖長仁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