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海外港人返港看医生被指“外人滥用资源” 移民港人反驳:我有喺香港交过税,有香港护照和身份证,点解系外人?
【星岛综合报道】香港立法会议员就移居海外人士返回香港接受福利及医疗服务,向医管局提出质询,认为医管局应设立“离港限制”,以筛选曾经移居海外的港人,限制使用医管局的服务或另设收费,有意见认为,移居海外人士回港治病会衍生额外及不必要的公帑开支。
香港民建联议员梁熙质问当局可否“刀口向外”,一分一毫的公帑都用在香港市民身上,而非用于移民人士身上。他更以“外人”形容移居海外港人,批评“回流医病”已是公开秘密,为何当局一直“视而不见”,不展开相关研究,检视有多少人回流“滥用公共资源或福利”。
图为民建联议员梁熙
香港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回应,难以定义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证的人当作“外人”。提到,任何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证的人士及属香港居民的11岁以下儿童,均可以符合资格人士身分,使用资助公营医疗服务,强调“现时并无规定使用者需要居住香港某指定日数”,因此无法就所谓“回流医病”作统计。
不过,梁熙不同意卢宠茂局长的说法,表示现时社会讨论财赤,不少声音讨论削减长者“2元乘车优惠”,认为“(港府)对自己人非常严苛,对于外人就非常慷慨”,津贴移居海外港人回港医病,“食穷特区政府”,质疑公帑用在移居海外港人身上。最近立法会代表团在圣诞前夕前往日本考察一事,被指浪费公,因而引起坊间质疑。
卢宠茂重申,医疗服务与“派钱”性质的社会福利不同,因为领取长者津贴、综援或消费券等福利金是年度性,可按年评估。但医疗服务不会一年申请一次,除非全港市民“每年申请一张卡去证明自己过去一年在香港居住日数”才去接受医疗服务,因此无意推行审批机制。
据港媒《集志社》统计,自2019年后有约29.6万港人移居海外,以英国、加拿大、澳洲及台湾为主。
《星岛网》记者访问成功获批永久居留权的移加港人,他们认为自己持有香港身分证,有香港永久居留权,并非议员口中的“外人”,就可享香港福利。
蔡小姐表示,自己仅离港数年,而且仍然持有香港护照及香港身份证,“点解要有限制”,她直言议员形容自己为“外人”,“好难听,我有喺香港交过税,点解系外人?”认为如果自己不符合资格享有医疗福利,由内地来港的新移民都不应享有,“佢哋喺香港的日数仲少过我,应该计总共在港日数”。
黄先生认为自己有香港永久居留权就不是“外人”,直言“我返去睇医生𠮶阵咪在港”,而回港看医生是“善用公帑”,而非浪费,加上自己回港看医生亦要付出机票等成本,没有滥用公共资源。
(图:星岛资料图片)T11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