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新移民-专栏
传入的 cat_slugs: %e6%96%b0%e7%a7%bb%e6%b0%91-%e5%b0%88%e6%ac%84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654
最大页数: 66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294362, 7296777, 7295701, 7294323, 7293528, 7289103, 7289867, 7288789, 7287635, 7286427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12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09-29

【叶珮泓专栏】只怕死于沉默

【港人移加 439 / 叶珮泓专栏】近期,叱咤颁奖典礼引发了不少争议,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令我想起不少人常常主张多支持、少批评,例如移民已久的人常说不应经常和香港作比较,而作出评论,有时连理性的批评也给抹杀掉。我反而认为只要理性、不偏激、不人身攻击,其实是一种良性讨论。

也令我想起早前以独居女子的视觉,分享在多伦多买电视机的经历。文章中提到,在多伦多收货、乃至安装电视机对是一件颇为困扰的事,因而有人评论我是典型的“港女”,嫌麻烦、缺独立。当时看到这些评论,我不禁莞尔。文章中其实并没有提及,所谓的“麻烦”来自于一台65寸的大电视,按照官方的安装指示,需要两人合力搬运。而这台电视的宽度,超过了我这位亚裔女性的臂长,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独力完成。批评者的观点并不是错的,他们只是基于我提供的有限信息进行判断;而我的疏忽在于,未能提供更多细节说明,让大家了解事情的全貌。我作为当事人,更不必过分放大而感到委屈,把评论去芜存菁,一一吸收成为进步的养分,学会沟通的力量,下次多说明一些背景,便能减少误解。

由此延伸,不同视角和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会让人们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批评并不可怕,因为它本质上是讨论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会批评,也不害怕被批评。事实上,我选择移居海外,也是为了寻求一个能够拥有更多讨论与批评空间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坦然地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意见。若因此发现自己因为认知不足而犯了错,只需诚实面对并加以修正即可。

只要避免过于情绪化和过于主观的判断,理性的交流和讨论永远能促进进步,社会便能在多元的声音中,改正、调整、进步并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文:叶珮泓

 

作者:叶珮泓,90后人类带着4岁猫女移民多伦多,学了主子望街发呆的习性,通勤路上透过车窗望世界。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和沙省立场一致 缅省省长也呼吁渥太华取消中国电动车关税

前皇家骑警指可疑资金流入台湾宗教团体 多为“顺冧把”百元新钞

【遗民历奇12】希望在明天──追忆珍.古德(1934—2025)

加拿大总理卡尼前往埃及 出席以哈停火协议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