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深色代表肝不好?看小便5種顏色自測健康 1種色恐是腎病徵兆

【小便顏色/尿液顏色】小便深色代表肝不好?有泌尿科醫生指出,觀察小便可了解自身健康狀況,他教分辨5種顏色,其中1種恐是腎病徵兆,要盡快求醫檢查。
小便顏色丨看5種顏色自測健康狀況
小便顏色何謂正常?泌尿科醫生陳忠佐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一般情況下,健康身體所排出的小便會呈現淡黃色或透明的淡黃色。小便顏色的變化,通常反映出身體水分狀況、飲食習慣、是否受藥物影響,甚至潛在的健康問題。
小便顏色丨不同顏色反映甚麼健康狀況?
1. 淡黃色或透明淡黃色
- 原因:這是正常健康的小便顏色,表示身體水分充足且代謝正常。
2.深黃色或琥珀色
- 原因:通常是身體可能處於脫水狀態,應該多補充水分。當身體缺乏水分時,腎臟會重新吸收更多的水分,以維持身體的水分平衡,因此小便中的廢物和色素濃度提高,導致小便顏色變深。
- 建議:如果攝取足夠水分後,小便的顏色仍然偏深,建議應立即求醫。
3.粉紅色或紅色
- 原因:如果排除食物因素,小便呈現粉紅色或紅色,可能是血尿的徵兆。這表示小便中可能含有紅血球,很可能是由於泌尿系統出現損傷、感染、腎臟或膀胱疾病或其他異常,建議盡快求醫。
4.茶色或深褐色
- 原因:可能是肝臟或膽囊出現問題,例如肝炎、膽道阻塞或黃疸。如果肝臟或膽囊出現問題,膽紅素可能無法正常代謝或排出,血液會並隨尿液排出,使小便顏色加深,導致小便轉變為深褐色,建議盡快求醫。
5.乳白色
- 原因:通常是尿道感染的徵兆,也可能是小便中含有膿液。當身體對抗感染時,白血球會進入感染部位,包括泌尿系統;這時候尿液可能含有白血球、膿液、細菌或蛋白質,使尿液看起來混濁,建議立即就醫。
小便顏色丨吃甚麼食物後小便會變色?
泌尿科醫生陳忠佐指,進食某些食物後,可能改變小便的顏色,這主要是因為食物中的色素和化學成分經過代謝,隨著尿液排出身體。常見的食物包括,藍莓、紅菜頭、火龍果、紅蘿蔔和番石榴都可能改變尿液的顏色。當食物的色素被完全代謝或排出體外後,小便的顏色就會恢復正常,所以不需要太擔心。
T10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