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28】現在的唐人街情何以堪 何不把Downtown Eastside劃入蓋士鎮旅遊景點?

【專欄/華裔家長Jasmine有話說 028】去溫哥華Downtown,下高速往西走喜士定街 (Hasting Street)是最方便快捷的路線。周五去市中心辦事,我帶著小朋友走的就是這條路。
一路無事,小朋友還是和每次一樣,和我天南海北聊天。直至開到路邊有中文招牌的唐人街區域,人行道上陸陸續續出現或站或坐的,三三兩兩的人,我心裡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我暗想,糟了,不該走這條街。

上次走這條街去市中心,已經是兩年前。那一次,街道兩邊也是散佈著這樣好像懸浮在現實空間之外的人們。那一次小朋友看到,問了我很多問題,被我輕描淡寫,敷衍了過去。這一次,小朋友大了兩歲,思考能力顯著增強,估計無法再敷衍了。
但是小朋友並沒有問問題,他完全被路邊的景觀震驚了。不光是他,連不止一次見識過這條街道的我,也看得目瞪口呆。
我是見識過這條街道,可是我從來沒有見識過這樣的規模。我不禁想,這些同好們是在這裡集會嗎?舉行活動嗎?怎麼這麼多人?「聲勢」怎麼這麼浩大?
從喜士定街到哥多華街(Cordova Street),短短千餘米,街邊的癮君子竟然有幾百人。足足幾百人。基本上每個平米上都有人。我原來路過這條街,看到他們,覺得他們異樣而突兀。現在他們人數如此眾多,他們變成了這個被佔據的地區理所當然的存在。我這樣穿過他們領域的人,和我看到路邊一個背著背包快速行走的女孩一樣,反而變成了擅闖者。那個「誤入」的女孩,頓時讓我擔心。
小朋友開口說:「他們每個人手上都夾著煙!」
小朋友沒看錯。每個人。無一例外。每個人。每個人手上都夾著「煙」。


他們有的單獨站在街邊,有的兩人面對面,有的三人竊竊私語,有的低頭群聚在一起。他們有的席地而坐,有的靠在單車上,有的面前攤開毯子,上面擺著林林總總的日用品,有的坐在防雨篷布搭起的三角帳篷裡。他們有的穿得骯髒破爛,一看就是長期的無家者,有的則穿得乾淨整齊,甚至打扮得頗有氣質。他們的模樣,卻好像是具有同一種遺傳基因的一個家庭的兄弟姐妹。他們都一樣消瘦,都直不起腰桿,都步履蹣跚,都顯出畏畏縮縮的姿態。
一個中年男人站在十字路口夾角,邊抽菸,邊叫賣:「Cigarette!Cigarette!」一個年輕男人走過來,遞了幾個硬幣給他。中年男子從身邊一個背包裡拿出一根煙,遞給年輕男人。一個年輕女人站在馬路牙子上梳頭髮。她握住頭髮的手上夾著煙,另一隻手拿著梳子用力疏通糾結在一起的亂髮,然後她把梳子上纏成一團的亂髮扯下來,隨手丟到馬路上。她的發髮像煙霧一樣被風吹走了。
小朋友問:「怎麼這裡這麼多這樣的人?」小朋友問:「怎麼有的人還穿得那麼好,不像無家可歸的人?」小朋友問:「怎麼沒有人來管他們?」
我無語。怎麼沒有人來管他們?因為他們是被允許的。我恍然。為什麼這個街區的景觀壯大了這麼多倍?因為2023年1月31日起,個人持有2.5克硬核毒品合法了,在特定場所吸食也合法了。這個特定場所,包括私人場所和無家可歸者的合法庇護所(含室內和室外場所)。所以這個街區才變本加厲了,所以一些衣冠楚楚者也來這裡抱團取暖了。不是嗎?我想不出別的解釋。


我要去的地點,就在哥多華街上。辦好事,我看到地圖顯示,蓋士鎮(編按:溫哥華的Gastown翻譯為蓋士鎮,而不譯作煤氣鎮。喜士定木廠於1867年在布勒內灣南岸開業,是現溫哥華所在的首座非原住民建築。來自英格蘭的傑克·戴頓於同年在木廠外圍開設一間酒吧;往後年間一個小社區圍繞著酒吧而成形,並以戴頓的外號「Gassy Jack」,意即「囉嗦的傑克」命名為「Gassy's Town」,後來再縮短成「Gastown」。)的蒸汽鐘,就在一百米外。這個溫哥華著名的旅遊景點,我還沒有去過。於是決定去打卡。
我們運氣很好,走到蒸汽鐘前,剛好聽到鐘聲鳴響。據說這是全世界第一座仍在運行的蒸汽鐘,難怪鐘下擠滿了和我一樣慕名前來打卡的遊客。我讓小朋友幫我拍了幾張照片,我倆又沿著步行街走了個來回。時近黃昏,步行街邊有燈光明亮的咖啡館和禮品店,街上走著衣著明麗,洋溢休閒和浪漫氣息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名穿長裙的女歌手在彈吉他唱歌,三三兩兩的遊客駐足傾聽。此情此景,溫馨和諧,足以變成供遊客珍藏和回味的溫哥華記憶。
然而這裡,離我不久前穿過的那個街區,直線距離不到五百米。眼前的一切頓時顯得如此不真實。令遊客慕名而來的從未跌出過世界最宜居城市前五名的溫哥華,頓時顯得像一個一戳就爆的肥皂泡。

而溫哥華市府網站上,掛著冠冕堂皇的文章:「協助我們,令蓋士鎮的獨特街道,後巷及公共空間顯得更有活力及親切感!」
怎樣協助?何不把咫尺之遙的Downtown Eastside也劃入蓋士鎮旅遊景點,讓遊客們深度遊,不僅欣賞那座獨一無二的舊鐘,也觀摩這種獨一無二的生態;不僅見識器物,也領略「文化」;不僅看到外表的華美裝飾,也瞥見內裏的醜陋傷疤。何不昭告天下:這就是我們溫哥華。我們擁有公開吸毒的自由。你們有嗎?

回程再度穿過那個街區,等紅燈時,我和小朋友同時看到路邊兩個人的舉動。其中一個人手裡拿著明晃晃的針筒。我想伸手遮住小朋友的眼睛,可是他坐在後座,我遮不到。
小朋友驚呼:「那個人在賣毒品。」是的,小朋友沒看錯,他們是在交易。
紅燈變綠,我踩油門離開。小朋友在後面喊:「媽媽,靠邊停車。」
離剛才那個位置幾十米的路邊停了一輛警車。三個全副武裝的警察站在路邊聊天。小朋友要我停車,因為他要我報警。
我能怎樣解釋?怎樣解釋都是無力的。我只好說:「別擔心,警察肯定知道的。」
小朋友說:「你確定?」我回答:「我確定!」
文:語冰

(圖:加通社) T05

作者簡介,湖南人,廠礦子弟,移加二十餘年。兩個孩子的母親。重構寫作者。
-----------------------------------------------
>>>星島網WhatsApp爆料熱線(416)6775679,爆料一經錄用,薄酬致意。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