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试信息 - getPostsByCategory:
当前 cat_name: 健康
传入的 cat_slugs: %e5%81%a5%e5%ba%b7
当前页码: 1
is_lifetime: false
时间条件: 其他栏目 Default - 2023年1月1日后
查询结果:
找到文章数: 3230
最大页数: 323
当前返回文章ID数: 10
文章IDs: 7318942, 7318650, 7318629, 7318254, 7317922, 7317670, 7317681, 7317044, 7316498, 7316465
第1页第一篇文章日期: 2025-11-01
第1页最后一篇文章日期: 2025-10-30

30多岁男痛风频发作 靠1种饮食法降尿酸 不吃药也无复发

吃什么可以减少痛风发作?有医生分享病例指,一名30多岁男子尿酸超标导致痛风频发作,采用1种饮食法后,竟然不吃药也不复发,更成功减去4kg!到底痛风宜吃什么纾缓?

30多岁男子痛风频发作

家医科医生魏士航在YouTube频道“初日医学 - 宋晏仁医师 x Cofit”的影片分享痛风病例,一名30多岁男子患有痛风,并且身型肥胖。他最近痛风发作频密,甚至到了关节会有积水的程度。

痛风6大症状

 

什么是痛风?有何症状?

根据香港卫生署资料,当我们身体内含有过多的尿酸,尿酸盐就会聚于关节内,引起发炎疼痛,这就是痛风。痛风通常引致急性关节炎发作,大部分为单一关节,最常见的为脚趾公。患处突然变得红、肿、发热及剧痛。数天后,痛楚才开始减退。

若血液内的尿酸浓度不受控制,尿酸盐将会凝聚于膝头、足踝、手指等其他关节里。若得不到适当治疗,更会演变成多个关节发炎,且经常复发。严重可引致关节变形,成为慢性痛风。慢性痛风可令肾功能受损,并在肾脏或软组织内产生结石。

越肥胖越容易尿酸超标

魏士航医生表示,一般男性血液当中的尿酸值,正常约介乎3至7mg/dL。惟该男子的检查结果显示,其体内的尿酸值竟高达10.1mg/dL。他指出,痛风属于慢性的代谢性疾病,当体重越重,身体代谢尿酸的能力就越差。因此,想要摆脱痛风首要就是减肥。

靠1种饮食法减肥降尿酸 不吃药痛风也无复发

魏医生表示,考虑到长期使用痛风药物会有潜作的副作用,与病人讨论过决定不处方任何药物,而是让他进行饮食控制及减肥,并执行称为“211餐盘”的饮食法。

该男子透过“211餐盘”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改善胰岛素阻抗的情况,并选择低脂的肉类。最后在2个月内,他的尿酸水平从10.1 mg/dL降至7.1 mg/dL,即使没吃药,痛风也没发作,体重下降了4kg(约8.8磅)。

211餐盘饮食法 吃的是什么?

 

“211餐盘”饮食比例及好处

  • 2份蔬菜:蔬菜热量较低且有饱足感,有助补充维他命,并提供益生菌。
     
  • 1份优质蛋白质:保留肌肉,减低患肌少症的风险;亦可刺激肠道荷尔蒙多肽YY(PYY),PYY是满足食欲一种重要荷尔蒙,有更强烈的饱足感;另可刺激升糖素,让食物出现产热效应,有助越吃越瘦。
     
  • 1份全谷类(优质淀粉):控制糖类摄入量,对减重和糖尿病有帮助。

9大高危因素易诱发痛风

除了肥胖,还有哪些人士问题会引发痛风?据香港卫生署资料,痛风有9大风险因素,除了某些“不可改变”的情况,还包括多种可改变的习惯,有助减低尿酸水平,避免发作。

 

痛风9大高危因素

  1. 年龄增长:痛风通常于成年后才出现。年纪越大,患病可能性越高。
  2. 男性:痛风通常被认为是男性的疾病,最常见于年龄介乎40至60岁之间的男士,但较少见于停经前的妇女身上。
  3. 家族史:有任何一位直系亲属患有痛风者,其风险约高1倍。
  4. 种族:台湾原住民、在新西兰居住的毛利人和太平洋岛民、或非洲裔美国人,痛风患病率较其他种族人群高逾2倍。
  5. 饮酒:啤酒和酒精饮品的普林含量高,且酒精的脱水作用会影响肾脏功能,使尿酸难以排出。
  6. 果糖含量高的饮料:果糖在体内代谢后,会释出普林和助长尿酸产生。
  7. 进食过多红肉、内脏或海产:这些都是普林含量高的食物。
  8. 过重和肥胖:体内过多脂肪(尤其中央肥胖)会增加痛风风险,可能是由于尿酸生产的增加和胰岛素抵抗的提升,导致肾脏减少排出尿酸。
  9. 服用某些药物:例如某些利尿剂和抗高血压药,会影响肾脏功能,从而妨碍尿酸排出体外。

T10

---------------------------------------------

>>>星岛网WhatsApp爆料热线(416)6775679,爆料一经录用,薄酬致意。

>>>立即浏览【移民百答】栏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华侨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买、交通、报税、银行、福利、生育、教育。
点击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闻及生活资讯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患认知障碍症恐失自理能力 专家教打麻雀最护脑 必学7招提升大脑功能

常喝水呛到要小心!1原因增吸入性肺炎风险 营养师教长者安全饮水3招

呼吸30秒检测胰脏癌风险 最快3天知结果 专家:50年最大突破

【通勤族注意】GO湖滨西线部分路段周日及周一停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