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統計:新冠大流行使全球平均壽命減少近2年 回到2012年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今天發布年度統計,指出全球平均預期壽命,因2019至2021年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而減少1.8年,回到2012年平均71.4歲的水平。報告另指全球仍有肥胖和過瘦的營養失調兩極問題。

相關新聞:

世衛組織:新冠疫情期間濫用抗生素性況嚴重 助長了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
世衛更新重點抗藥病原體清單 指導新抗生素研發
新冠再起?變異株KP.2全球蔓延 內地專家咁樣講

許多人想起疫下生活仍有餘悸。 美聯社
許多人想起疫下生活仍有餘悸。 美聯社

 

全球過去10年平均預期壽命逐年提升的趨勢,因新冠疫情而阻斷。 路透社
全球過去10年平均預期壽命逐年提升的趨勢,因新冠疫情而阻斷。 路透社

 

疫情期間許多人重症身亡。圖為中國四川省一間醫院的深切治療部。 美聯社
疫情期間許多人重症身亡。圖為中國四川省一間醫院的深切治療部。 美聯社

 

新冠病毒奪去許多人的性命。 路透社
新冠病毒奪去許多人的性命。 路透社

 

疫情期間一度出現殮房迫爆的情景。 路透社
疫情期間一度出現殮房迫爆的情景。 路透社

 

2022年全球5歲以上人口有超過10億人屬肥胖症(obesity)。 美聯社
2022年全球5歲以上人口有超過10億人屬肥胖症(obesity)。 美聯社

 

全球5歲以下兒童約有4500萬人體重嚴重不足。 路透社
全球5歲以下兒童約有4500萬人體重嚴重不足。 路透社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4年度「世界衛生統計」(World Health Statistics)顯示,全球過去10年平均預期壽命逐年提升的趨勢,因新冠疫情而阻斷。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僅僅2年,新冠就抹殺了之前10年人類提升平均壽命的成果」。他強調新的「大流行協議」(Pandemic Agreement)因而顯得非常重要,不只為了強化全球健康安全,也要確保對健康的長期投資,以及促進國家之間和國家之內的公平。

根據世衛新聞稿,除了平均餘命被拉低到71.4歲,全球平均健康餘命(HALE)在2021年也較過去減少1.5年,只有61.9歲,同樣回到2012年的水平。

美洲和東南亞最受衝擊

在地區差異上,美洲和東南亞受到最大衝擊,2019至2021年間平均餘命減少3年,平均健康餘命少了2.5年。西太平洋地區在疫情前2年受到的健康影響最低,平均餘命僅降低0.1年,平均健康餘命僅少了0.2年。

除了疫情,非傳染性疾病仍是人類最大殺手,佔2020、2021年間非因新冠致死人數的78%。尤其是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失智症、糖尿病等,在疫情前就是最大死因。

世衛報告也提醒全球營養失衡的情況加劇。2022年全球5歲以上人口有超過10億人屬肥胖症(obesity),另有超過5億人過瘦。全球5歲以下兒童約有1.48億人發育遲緩,4500萬人體重嚴重不足,3700萬人體重過重。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 https://bit.ly/3Q29Vow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俄羅斯飛機北極迫降斷開兩截 機上41人奇蹟生還

美富國銀行逾十員工被炒 涉用「WFH神器」扮工

西南航空波音737 MAX 8驚險事故 一度急墜至距太平洋海面400呎

美4州先後發生槍擊案 釀至少2死28傷

都市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