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國際學校新學年最多加學費8% 未計買入債券 受累教師短缺推高成本

近年越來越多家長把子女送進國際學校,以避開主流填鴨式教育及減輕學業壓力,加上本港教師短缺下推高了成本,據報香港多間國際學校計劃在新學年上調學費,加幅料達到4%至8%不等。彭博報道,在2024年至2025年期間,部份香港國際學校的中學級別每年收費高達27.6萬元,還不包括入學前家長需要先購買的學校債券費用,金額由10多萬至300萬元不等。

翻查資料顯示,有逾1.8萬名學生的英基學校協會上月向家長發信宣佈,旗下22間學校學費平均加幅4.8%,中小學全年學費擬加至13萬至17萬元,其中小學學費加幅近5%,全年學費由每年12.62萬增至13.25萬元,是整體加幅中最多。

9大國際學校新學費加幾多?

 

 

 

 

 

 

 

 

 

 

報道又引述教育顧問公司Top Schools Asia創辦人Ruth Benny表示,疫情期間教師持續流失,國際學校需要以具有競爭力的薪酬留住人才,導致成本不斷增加,從而推升學費。另外,許多學校在疫情期間沒有調整學費,今次加價正是追補過去幾年的通脹。

事實上,除基本學費外,部份學校會要求家長繳交一次性的建設費(Annual Capital Levy),用於建設學校設施或發展新課程,金額約數萬元不等;另一種則為學校債券(Debenture),款項會於學生畢業或退學時退還,但不會發放利息。 

「學校債券」分為公司購買和個人購買兩種模式,有些國際學校的債券只能在二手市場交易,如漢基國際學校、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弘立書院及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等。

至於李嘉誠孫女曾就讀的漢基國際學校(Chinese International School),該校可轉讓債券價格曾一度高達1,200萬港元,在移民潮影響下,近年價格回落至900萬至1,000萬元,弘立書院則為650萬港元。

然而,即使學費及學校債券費用不菲,但國際學校學額仍然緊張。彭博指出,對於高收入家庭來說,國際學校已被視作提高孩子未來成功機會的必要證書,同時近年部份內地家長都很喜歡送子女來港讀書。

招生顧問公司HK-Schools.com董事總經理Alex Kwong亦表示,優質的國際學校需求仍然很大,這些家長都願意排隊等待候補,也能承受學費每年4%至5%的加幅。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

>>>立即瀏覽【移民百答】欄目:新移民抵埗攻略,老華僑也未必知道的事,移民、工作、居住、食玩買、交通、報稅、銀行、福利、生育、教育。

>>>即讀【新移民專欄】:新移民第一身經驗,與你分享當下年輕移民生活日常大小事,即讀「新移民專欄」。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 】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立即關注加拿大星島新聞網TG Channel,讓加國新聞無遺漏全天候向你推送:
https://t.me/singtaoca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esla稱獲中國補貼較少 要求歐盟獨立調查關稅

首隻特專科技股掛牌 陳茂波稱支持硬科技企業在港融資 機制已考慮不同需要

渣打料美9月首次降息 明年再減4次 中銀:留意點陣圖兩個變化

ESG認證嘉許 | 畢馬威中國「我們的影響力計劃」 :ESG塑造可持續未來 激發新質生產力澎湃動能

都市網新聞